巴山楚水凄凉地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巴山楚水凄凉地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字乐天)在扬州相逢时所作,表达了他长期被贬谪的感慨和豁达的胸怀。

原诗全文: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巴山楚水凄凉地
– 指刘禹锡被贬谪的地方(今四川、湖北、湖南一带),“凄凉地”凸显了环境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实际案例: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连州(今广东连州)等地,长达23年。

2. 二十三年弃置身
– 直接点明被贬时间之长,“弃置”一词暗含对朝廷不公的愤懑。

3.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红字标重点:这两句以比喻手法表达新旧更替的哲理,成为千古名句。
实际应用:现代常用来形容逆境中仍能看到希望,或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和县)返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遇。白居易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同情其遭遇,刘禹锡以此诗酬答。

核心情感
诗中既有对贬谪生涯的辛酸回忆(如“闻笛赋”“烂柯人”用典),又展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尾联“长精神”)。

四、现代引用案例

1. 文学研究
学者常引用此诗分析刘禹锡“豪健雄奇”的诗风,如《唐诗鉴赏辞典》中强调其“逆境中的昂扬精神”。

2. 社会应用
– 2022年某企业家在演讲中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比喻行业变革中需勇于创新。
– 高考作文题曾以该诗名句为材料,要求考生围绕“新旧交替”展开论述。

五、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白居易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理解唱和诗的特点。
– 结合刘禹锡《陋室铭》,体会其“身居逆境,心向光明”的精神内核。

总结:这首诗不仅是刘禹锡个人命运的写照,更以深刻的哲理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唐诗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引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关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诗句,有哪些温暖人心?

    关于朋友之间友谊的诗句,有很多都温暖人心,它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温暖人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两句诗表达了朋友之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心灵相通,情谊不变的深厚友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诗人以桃花潭水的深邃来比喻汪伦对他的深厚情…

    2024年12月21日
    2310
  • 哪些诗句里提到了“促织”?

    “促织”即蟋蟀,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或描绘秋夜的景象。以下是一些提到了“促织”的诗句: 唐代杜甫《促织》 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儿童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促织”作为秋夜的典型声音,增添了诗歌的秋意和思乡氛围。 唐代张乔《促…

    2024年11月5日
    3140
  • 郑振铎现代诗有哪些?文学研究会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

    郑振铎的现代诗创作与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探索 郑振铎的现代诗代表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郑振铎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作包括: 1. 《我是少年》(1919年) – 这首充满激情的作品被誉为”五四”新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82…

    2025年5月4日
    750
  • 有哪些诗写过珍贵花朵?解析古诗中的花卉意象与文化象征

    古诗中的珍贵花卉意象与文化象征解析 一、珍贵花卉在古诗中的典型意象 古诗中,花卉常被赋予特殊的情感与象征意义,牡丹、梅花、兰花、菊花等因其独特的品性成为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 1. 牡丹:富贵与盛世象征 –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唐代的繁荣与贵族气派。 –…

    2025年5月11日
    900
  • 关于秋天的雨的诗句,如何描绘秋雨的韵味?

    关于秋天的雨的诗句,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雨的独特韵味,展现出秋天的宁静、凄清与深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绘秋雨的诗句及其韵味解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这两句诗描绘了秋雨过后,空山变得格外清新,天气也开始呈现出秋天的凉爽与宁静。秋雨仿佛为大自然洗去了一身的尘埃,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2024年12月21日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