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凄凉地是哪首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字乐天)在扬州相逢时所作,表达了他长期被贬谪的感慨和豁达的胸怀。

原诗全文: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巴山楚水凄凉地
– 指刘禹锡被贬谪的地方(今四川、湖北、湖南一带),“凄凉地”凸显了环境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实际案例: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连州(今广东连州)等地,长达23年。

2. 二十三年弃置身
– 直接点明被贬时间之长,“弃置”一词暗含对朝廷不公的愤懑。

3.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红字标重点:这两句以比喻手法表达新旧更替的哲理,成为千古名句。
实际应用:现代常用来形容逆境中仍能看到希望,或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和县)返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遇。白居易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同情其遭遇,刘禹锡以此诗酬答。

核心情感
诗中既有对贬谪生涯的辛酸回忆(如“闻笛赋”“烂柯人”用典),又展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尾联“长精神”)。

四、现代引用案例

1. 文学研究
学者常引用此诗分析刘禹锡“豪健雄奇”的诗风,如《唐诗鉴赏辞典》中强调其“逆境中的昂扬精神”。

2. 社会应用
– 2022年某企业家在演讲中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比喻行业变革中需勇于创新。
– 高考作文题曾以该诗名句为材料,要求考生围绕“新旧交替”展开论述。

五、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白居易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理解唱和诗的特点。
– 结合刘禹锡《陋室铭》,体会其“身居逆境,心向光明”的精神内核。

总结:这首诗不仅是刘禹锡个人命运的写照,更以深刻的哲理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唐诗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引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浓淡总相宜是哪首诗?

    浓淡总相宜: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诗句出处与背景 “浓淡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1071-1074年),通过晴雨两种天气下的西湖景观对比,以绝世美…

    2025年6月28日
    610
  • 鞋的诗有哪些

    关于鞋的诗句,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古代诗句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草鞋,手持竹杖,在风雨中从容前行的形象,表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某佚名诗人:“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春天,不惜踏破芒鞋,走遍山岭的情景,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唐…

    2024年9月22日
    2440
  • 二月荷花别样红是哪首诗?

    二月荷花别样红:诗句溯源与文学赏析 一、诗句出处考辨 “二月荷花别样红”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现代人对经典诗句的化用或误记。该句明显改编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实际案例解析 在诗词数据库检索中:– 全唐诗/宋词中无”二月荷花&…

    2025年7月1日
    580
  • 东坡夏天的诗有哪些?大江东去外的暑热闲情

    苏轼夏日诗作探析:大江东去外的暑热闲情 # 一、苏轼夏日诗作概览 苏轼作为北宋文豪,其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在描写夏季景致的作品中,他既展现了豪放派词人的开阔胸襟,又流露出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趣。据统计,苏轼明确描写夏季或提及夏日意象的诗作约有三十余首,这些作品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东坡夏日诗系”。 # 二、典型夏日诗作分类解析 # 1.…

    2025年5月8日
    1290
  • 感悟诗有哪些?哲理思考类诗歌精选

    感悟诗有哪些?哲理思考类诗歌精选 一、什么是感悟诗? 感悟诗是以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为核心的诗歌类型,通过意象、隐喻等手法表达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命题的深刻洞察。重点内容:这类诗歌往往兼具抒情性与思辨性,引导读者超越表象,思考本质。 — 二、哲理思考类诗歌的典型主题 1. 生命与死亡:探讨存在的短暂与永恒。2. 时间与流逝:反思岁月无常与人类渺小。…

    2025年4月18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