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牛羊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遍地是牛羊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遍地是牛羊”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北朝民歌《敕勒歌》。该诗描绘了北方草原的壮丽风光,全文如下:

> 敕勒川,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其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生动展现了草原牛羊遍地的景象,后人常简化为“遍地是牛羊”来概括诗意。

2. 重点内容解析

诗歌风格:语言质朴,画面感极强,体现了游牧民族的豪迈与自然崇拜。
名句意义“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动态描写(风、草)与静态意象(牛羊)结合,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富饶。
文化价值:被收入《乐府诗集》,是研究南北朝民族融合与文学的重要资料。

3. 实际案例:现代引用与误用

正确引用
在纪录片《美丽中国》中,解说词引用《敕勒歌》描述内蒙古草原,画面与诗句高度契合。
常见误用
部分自媒体将“遍地是牛羊”误作独立诗句,甚至杜撰作者(如误标为李白),需注意考据。

4. 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其他草原题材诗歌,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结合地理知识,理解阴山(今内蒙古中部)与敕勒川的地域特征。

总结:“遍地是牛羊”的意象源自《敕勒歌》,其经典性在于以简练语言传递草原的壮美,需注意原文的完整性与文化背景。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风一程雨一程出自哪首诗?

    风一程雨一程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 “风一程雨一程”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创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巡时所作。 完整词作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需要特别注意的…

    2025年6月26日
    560
  • 前路漫漫亦灿灿出自哪首诗?

    前路漫漫亦灿灿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考据 “前路漫漫亦灿灿”并非直接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意的化用与重构。其核心意象融合了以下两个文学渊源: 1.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漫漫”一词最早见于屈原作品,表达人生道路的漫长与求索精神。…

    2025年6月27日
    810
  • 送别诗和词有哪些区别?体裁差异的文学解析

    送别诗和词有哪些区别?体裁差异的文学解析 一、体裁形式的根本差异 1. 格律要求 – 诗:以唐代近体诗为代表,严格遵循平仄、对仗和字数规范。送别诗多为五言或七言律诗、绝句,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词:依词牌填词,句式长短不一,韵律灵活。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2025年6月15日
    610
  • 诗的趣味组合有哪些?集句、回文、剥体——诗歌游戏的创意密码

    诗的趣味组合有哪些?集句、回文、剥体——诗歌游戏的创意密码 一、集句诗:穿越时空的文本拼贴 集句诗是通过摘取不同诗作的现成诗句,重新组合成新诗的艺术形式。它考验作者对经典诗歌的熟悉度与创意编排能力,形成“借古人之句,抒今人之情”的独特效果。 经典案例 宋代王安石《招叶致远》:> “山桃溪杏两三栽”(唐·雍陶)> “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g…

    2025年5月11日
    770
  • 白露为霜哪首诗?

    白露为霜出自哪首诗? “白露为霜”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首诗以朦胧的意境和深挚的情感著称,被后世誉为“千古怀人之祖”。 一、原诗全文及背景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全文如下: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2025年6月28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