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哪首诗?

白露为霜出自哪首诗?

“白露为霜”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首诗以朦胧的意境深挚的情感著称,被后世誉为“千古怀人之祖”。

一、原诗全文及背景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全文如下: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背景解析

主题:表达对“伊人”(可能是爱人、理想或贤才)的追寻与求而不得的怅惘。
艺术手法:通过重章叠句意象叠加(如蒹葭、白露、秋水),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二、名句“白露为霜”的解读

1. 自然意象
– “白露为霜”描绘了深秋清晨露水凝结成霜的景象,暗示时间流逝与求索的艰难
重点内容:霜的清冷象征情感的执着与距离的不可逾越。

2. 情感隐喻
– 霜的转瞬即逝暗喻“伊人”若即若离,强化了诗歌的朦胧美

三、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1. 文学创作
– 琼瑶小说《在水一方》书名及主题灵感直接来源于此诗。
2. 影视作品
– 电视剧《芈月传》中引用“蒹葭苍苍”诗句,烘托主人公的孤独与追求。
3. 学术研究
–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蒹葭》“最得风人深致”,认为其以景寓情的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的象征传统。

四、与其他诗歌的对比

| 诗句 | 出处 | 情感主题 |
|—————|—————-|————–|
| 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 | 求而不得的怅惘 |
| 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思乡怀亲 |
| 秋风萧瑟天气凉 | 曹丕《燕歌行》 | 离愁别绪 |

结论:“白露为霜”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成为中国文化中追求与遗憾的经典符号,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再创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七十字的诗有哪些?解锁古诗中的精炼表达

    七十字的诗有哪些?解锁古诗中的精炼表达 什么是七十字的诗? 在古典诗歌中,七十字的诗通常指符合特定格律、总字数为70字的诗体,如七言排律或七言古风的节选。这类诗作以精炼著称,兼具意境与形式美。 经典案例解析 1. 杜甫《登高》(节选)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此节选共28字,若扩展至70字,…

    2025年6月1日
    790
  • 荷尔德林最著名的一首诗?

    荷尔德林最著名的一首诗:《面包与酒》的深度解析 # 一、荷尔德林与《面包与酒》的文学地位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诗人,其作品以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在众多诗作中,《面包与酒》(”Brot und Wein”)被广泛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

    2025年6月26日
    760
  • 历史题材诗有哪些?穿越千年的沧桑咏叹

    穿越千年的沧桑咏叹:历史题材诗的类型与经典案例 历史题材诗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类别,通过吟咏历史人物、事件或遗迹,抒发诗人对兴衰荣辱的感慨。这类诗歌往往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以下从类型划分和经典案例展开分析。 一、历史题材诗的主要类型 1. 咏史诗 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对象,直接评述其成败得失,体现诗人的历史观。– 标红案例:杜…

    2025年4月22日
    1200
  • 带有“键”字的成语你知道多少?

    带有“键”字的成语相对较少,目前已知的仅有一个,即“以慎为键”。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 以慎为键 拼音:yǐ shèn wéi jiàn 解释:用谨慎作锁。表示处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祸。 出处: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以忍为阍(…

    2024年11月30日
    2330
  • 曲阳相关诗词:燕赵文化中的诗歌印记

    曲阳相关诗词:燕赵文化中的诗歌印记 一、曲阳与燕赵文化的渊源 曲阳作为河北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是燕赵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地处太行山东麓,北接幽燕,南连赵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焦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序》)的精神气质,在曲阳诗词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二、曲阳诗词的历史脉络 1. 唐代:边塞诗风的渗透 唐代诗人卢照邻在《曲…

    2025年4月18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