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无此声出自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故园无此声出自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

“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出巡关外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1 原词全文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 重点内容解析

“故园无此声”:指故乡没有关外风雪交加的嘈杂声,暗含对家乡宁静生活的怀念。
艺术特色:纳兰性德以白描手法,通过对比“关外风雪”“故园宁静”,强化了思乡之情。

3. 实际案例:诗词中的思乡主题

3.1 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

纳兰性德多次在词中表达思乡,如《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当时只道是寻常”,同样以平淡语言抒写对故园的追忆。

3.2 与其他诗人对比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抒发乡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突出孤独感。
相比之下,纳兰性德的“故园无此声”更侧重环境对比,含蓄深沉。

4. 现代应用与影响

文学研究:该词被列为纳兰性德“边塞思乡词”的代表作。
教育领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清代婉约词的典范。

5. 结语

“故园无此声”以简练的语言承载深厚情感,展现了纳兰性德对故乡的细腻感知。这一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思乡文学的经典符号。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桂树何团团是哪首诗?

    桂树何团团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桂树何团团”出自汉代乐府诗《董逃行》,是汉代民间流传的乐府古辞之一。该诗以游仙题材为背景,描绘了仙境中的奇异景象和长生不老的向往。 关键信息 – 朝代:汉代– 体裁:乐府诗– 主题:游仙、长生 — 二、原诗全文与解析 《董逃行》(节选) >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

    1天前
    100
  • 班婕妤最著名的诗是哪一首诗?

    班婕妤最著名的诗是哪一首? 班婕妤及其文学地位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年—公元2年),西汉成帝时期著名女文学家,以才华横溢和德行高尚著称。她是史学家班固的祖姑,其作品以《怨歌行》(又名《团扇歌》)最为闻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宫怨诗代表作之一。 《怨歌行》——班婕妤的代表作 重点内容:班婕妤的《怨歌行》通过“团扇”意象,以物喻人,抒发了后宫女子失宠后的哀怨…

    2025年6月24日
    120
  • 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哪首诗?

    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哪首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的经典之作 “离别家乡岁月多”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重点内容: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离乡与老年归家的场景,深刻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是古代思乡诗的典范。 —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1天前
    20
  •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童话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将童话的想象力与诗歌的韵律美结合,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教育。以下是关于童话诗的分类、特点及实际案例的详细介绍。 一、童话诗的特点与教育价值 1. 语言简洁明快: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如金波的《小树谣》。2. 想象丰富奇特:通过拟人、夸张等手法激发创造力,如顾城的《毛虫和蛾子》。3. 韵…

    2025年6月13日
    170
  • 想静一静的诗句,哪些能帮你平复心情?

    想要静一静时,阅读一些具有平心静气功效的诗句,确实可以帮助平复心情。以下是一些能够带来宁静与平和之感的诗句: 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人境中却感受不到车马喧嚣的宁静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境界…

    2024年12月24日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