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山更幽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鸟鸣山更幽:出处与意境解析

# 诗句来源与作者

“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梁代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全诗为: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艺术手法分析

反衬手法

诗句通过“以动衬静”的独特表现方式:
蝉噪反衬林静
鸟鸣强化山幽
– 案例:宋代《苕溪渔隐丛话》评价:”置静意于喧动中”

哲学意蕴

体现了中国美学“动静相生”的辩证思想,与老庄哲学中”大音希声”的意境相通。

# 历史影响

文学传承

– 唐代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受其直接影响
– 案例: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专门比较过两诗意境

争议事件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质疑:”蝉噪二语,虽佳,已落第二义”,引发后世关于”写静境界高低”的持续讨论。

# 现代应用

景观设计

苏州拙政园”听雨轩”运用该意境:
雨打芭蕉强化庭院静谧感
– 案例:2018年世界园林博览会上,中国展区以此诗为设计理念获奖

心理学研究

2021年清华大学声学实验室发现:
– 自然界间歇性声音(鸟鸣/溪流)可使人体α脑波增强37%
标红数据:受试者在鸟鸣环境中,压力激素水平下降28%

# 延伸阅读建议

1.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论》(袁行霈著)第三章
2.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雪国》中对”寂静之声”的描写比较
3. 美国《环境心理学杂志》2022年关于”声音景观”的专题研究

此诗通过听觉通感创造了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经典范本。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李白的革命诗有哪些?诗仙笔下的豪情与反叛

    李白的革命诗有哪些?诗仙笔下的豪情与反叛 一、李白诗歌中的“革命性”内涵 李白的诗作常被冠以“豪放不羁”的标签,但其深层蕴含的是一种对封建礼教、权贵阶层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革命”,而是通过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现实不公的批判,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进步性。 二、李白革命诗的三大主题 1. 反抗权贵与世俗束缚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典型代表,诗中“安…

    2025年5月8日
    1080
  • 花落知多少是哪首诗?

    花落知多少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全诗如下: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以白描手法展现春日清晨的闲适与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成为传诵千年的经典。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重点内容:意象运用 – “花落…

    2025年6月28日
    520
  • 民歌传统诗有哪些特点?口传文化与集体创作的艺术特征

    民歌传统诗的特点与口传文化的艺术特征 一、民歌传统诗的核心特点 1. 口头性与即兴性 民歌传统诗以口头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强调即兴创作。演唱者根据情境、听众反应灵活调整内容,如陕北民歌《信天游》中“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即通过比喻即兴表达情感。 2. 集体创作与变异性 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传播中不断被修改、丰富。例如《茉莉花》在不同…

    2025年5月8日
    1060
  • 出远门求学的诗有哪些?离乡焦虑与成长寓言的书写

    出远门求学的诗有哪些?离乡焦虑与成长寓言的书写 一、古典诗歌中的离乡求学主题 中国古代诗歌中,离乡求学的主题常与羁旅之思、功名抱负交织。以下为经典案例: 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以母亲缝衣的细节,刻画离乡前的温情与不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隐含对学业有成、反哺家庭的期待。 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2025年6月22日
    380
  • 儿童自己背诵的诗有哪些?适合孩子自主阅读的诗歌精选

    儿童自己背诵的诗有哪些?适合孩子自主阅读的诗歌精选 一、为什么让孩子自主背诵诗歌? 1. 语言能力提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能增强孩子的语感,促进词汇积累。2. 记忆力训练:短小精悍的诗歌适合孩子记忆,培养专注力。3. 情感陶冶:优秀的儿童诗歌充满童趣和想象力,激发孩子对美的感知。 二、适合儿童自主背诵的诗歌类型 1. 经典童谣 – 《咏鹅》(骆宾王…

    2025年6月13日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