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是诗眼,点明诗人因秋风触发的羁旅思乡之情
– 秋风意象在古诗中常象征漂泊与寂寥(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2.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后两句以儿童夜捉蟋蟀的温馨场景,反衬诗人孤寂心境。
白描写景:通过“梧叶”“秋风”“篱灯”等意象,勾勒出秋夜萧瑟的画面。

三、实际案例:诗句在现代的应用

1. 文学创作
– 作家阿城在散文《秋天》中化用此句,描写都市人面对秋景时的乡愁:“江上秋风动客情,如今却成了地铁玻璃窗上的一层雾气。”

2. 影视作品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望江独白时引用此句,暗示其身世飘零的处境,强化剧情感染力。

3. 文化教育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此诗编入三年级课本,通过对比教学(如与《静夜思》联动),帮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古典诗歌特点。

四、延伸思考

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同属“秋夜羁旅”主题,但叶绍翁以儿童嬉戏的细节打破悲秋传统,体现宋代诗歌“以俗为雅”的审美倾向。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 朦胧诗有哪些?现代诗歌的意象探索

    朦胧诗有哪些?现代诗歌的意象探索 一、朦胧诗的定义与特征 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以意象的模糊性、语言的跳跃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为特征。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直白表达,强调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传递复杂情感,代表诗人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海子等。 核心特征:1. 意象叠加:通过非逻辑的意象组合营造诗意空间。2. 语言陌生化:打破…

    2025年4月13日
    1640
  • 诗中带海的诗有哪些?海洋意象的审美建构

    诗中带海的诗有哪些?海洋意象的审美建构 一、海洋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表现 海洋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虽不如山水意象常见,但仍承载着独特的审美与文化内涵。以下是部分经典案例: 1. 李白《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沧海”象征人生抱负,体现豪迈气概与理想追求。 2.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25年6月22日
    980
  • 现代英雄写的诗有哪些?探寻英雄情怀的现代诗作

    现代英雄写的诗有哪些?探寻英雄情怀的现代诗作 一、现代英雄与诗歌的交融 英雄情怀不仅是历史或战争中的壮举,现代英雄——包括抗疫工作者、消防员、军人、社会活动家等——也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使命感与人文关怀。诗歌成为他们记录时代、抒发情感的载体,兼具个人性与公共性。 — 二、现代英雄诗作的典型案例 1. 抗疫英雄: 《武汉,生命在呼唤》(作者:抗疫医…

    2025年4月27日
    1440
  • “爱情”诗在唐代为何能突破礼教束缚,呈现丰富面貌?

    唐代爱情诗的礼教突破与多元面貌探析 一、时代背景: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爱情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土壤。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门第观念相对淡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使得文人群体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包括以往被礼教严格约束的爱情主题。 胡汉文化融合与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格局,造就…

    2025年11月9日
    150
  • 杜甫器官相关诗作解析:他如何通过诗表达情感?

    杜甫器官相关诗作解析:他如何通过诗表达情感? 一、杜甫诗歌中的器官意象与情感表达 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常通过身体器官的具象描写,传递深沉的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器官意象不仅是生理符号,更是情感载体,通过视觉化、痛感化的语言,形成独特的抒情范式。 重点内容:杜甫的器官书写具有双重性——既是对自身病痛的真实记录,也是对时代苦难的隐喻投射。 &#8…

    2025年6月9日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