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其长篇叙事诗中的经典名句。该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政治失意之情。
关键信息:
–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 诗体:七言歌行体
– 创作背景:政治贬谪时期的感怀之作
2.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原句为: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通过通感手法将听觉(琵琶声)转化为视觉意象(珠落玉盘),生动表现琵琶声的清脆悦耳、错落有致。
艺术特点:
– 比喻精妙:以珠玉碰撞声模拟琵琶轮指技法
– 音韵和谐:双声叠词(嘈嘈、切切)增强节奏感
– 文化象征:玉盘暗喻高洁品格,与诗人处境呼应
3.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
案例1:音乐教学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材中,常引用此句解释轮指技法的表现力。例如《琵琶演奏技法》一书指出:“‘大珠小珠’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颗粒性音色的控制。”
案例2:跨文化翻译
英国汉学家Arthur Waley译为:
*”Like pearls, big and small, falling on a plate of jade.”*
保留原有意象,但通过“plate”弱化了“玉盘”的文化内涵,体现翻译中的取舍。
4. 延伸思考
此句的影响力远超文学领域:
– 语言学:成为汉语中形容清脆声响的固定表达
– 美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声形互通”的典型范例
– 非遗传承:当代琵琶曲《诉》直接化用此意境
> 重点提示:该诗句的经典性在于其多感官联动的表达方式,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