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哪首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诗句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全诗如下: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二、诗句解读

1. 核心意象
“老骥”(年老的骏马)象征虽年迈仍怀壮志的豪杰。
“伏枥”(马槽)暗喻暂时的沉寂,但志向远达“千里”
2. 思想主旨:曹操通过此诗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调主观能动性(“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三、实际案例:古今应用

1. 历史人物

曹操本人:写此诗时已53岁,仍致力于统一北方,体现“暮年壮心”。
黄忠(三国名将):年过六旬仍阵斩夏侯渊,成为“老当益壮”的典范。

2. 现代职场

褚时健:74岁出狱后创立“褚橙”,以“老骥精神”二次创业成功。
日本“银发人才中心”:鼓励退休者发挥余热,匹配企业需求,印证“志在千里”的社会价值。

四、文化影响

成语衍生:“老当益壮”“烈士暮年”均源于此诗。
激励作用:常用于鼓励中老年群体突破年龄限制,追求理想。

结语:曹操的诗句跨越千年仍具生命力,其核心是对奋斗精神的礼赞。无论是历史英雄还是现代创业者,皆可从中汲取力量。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徐志摩有哪些诗?新月派诗人的浪漫经典全收录

    徐志摩有哪些诗?新月派诗人的浪漫经典全收录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 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以浪漫主义风格著称,融合了西方诗歌技巧与中国传统意境。他的作品多表现爱情、自由与自然之美,语言清新灵动,情感真挚热烈。 — 徐志摩的代表诗作 1. 《再别康桥》 重点内容:徐志摩最广为人知的诗作,写于1928…

    2025年4月14日
    1570
  • 小学前背的诗有哪些?儿童启蒙的经典诗选

    小学前背的诗有哪些?儿童启蒙的经典诗选 一、儿童古诗启蒙的重要性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精练、韵律优美,特别适合儿童早期语言开发。通过背诵古诗,孩子能:– 培养语感:增强对汉语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积累词汇:学习经典表达方式– 陶冶情操: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情感 — 二、适合学前儿童的经典诗选 以下诗作篇…

    2025年6月15日
    920
  • 关于黄河孤城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壮阔与孤寂意象

    关于黄河孤城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壮阔与孤寂意象 一、黄河孤城在边塞诗中的文化象征 黄河与孤城是唐代边塞诗的核心意象组合,二者共同构建了壮阔与孤寂并存的审美空间。– 黄河象征中原文明的奔腾不息,亦暗喻征人离乡的绵长愁绪。– 孤城则凸显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坚韧,常与“绝域”“荒戍”等词并置,强化边塞的苍凉感。 二、经典诗作中的黄河孤城意象 …

    2025年6月11日
    880
  • 红酥手黄藤酒两首诗全诗?

    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两首千古绝唱的深情对话 # 一、《钗头凤·红酥手》全诗及背景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时年31岁。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陆游与表妹唐婉被…

    2025年6月26日
    650
  • 唐代漫游诗人有哪些诗?山河行旅中的盛唐气象

    唐代漫游诗人有哪些诗?山河行旅中的盛唐气象 一、唐代漫游诗人的时代背景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漫游提供了物质基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隐逸风气的盛行,促使诗人通过漫游广交名士、积累声望。同时,山水田园诗的兴起与边塞诗的繁荣,为漫游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 二、代表诗人及其经典诗作 1. 李白:自由奔放的“诗仙” 李白是唐代漫游诗人的典型代表,其诗作以豪…

    2025年5月18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