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哪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作者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游览庐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庐山景色的变化,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解析

1. 艺术手法
– 诗人通过视角转换(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展现庐山的多姿多彩。
– 后两句升华哲理,指出人因身处局中而难以看清事物全貌。

2. 重点内容标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千古名句,常被引用比喻“当局者迷”的困境。
“只缘身在此山中”点明原因,强调客观视角的重要性。

实际案例:商业决策中的“庐山现象”

案例:某科技公司产品失败

现象:公司投入巨资开发一款新产品,但因团队过于专注技术细节,忽略了市场需求,最终产品滞销。
分析
– 团队“身在此山中”,陷入技术思维,未能看清市场全貌。
– 若引入外部顾问(“跳出庐山”),可能提前发现定位问题。
引用诗句
> 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企业需避免过度沉浸而失去宏观视角。

诗歌的现代意义

1. 个人成长:提醒人们跳出固有思维,多角度审视问题。
2. 管理启示:领导者需兼顾细节与全局,避免“近视效应”。

总结

《题西林壁》不仅是写景诗,更是哲理诗的典范。“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智慧至今仍适用于生活、职场和学术研究,警示我们保持清醒的认知视角。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有哪些诗句赞美爱国诗?从文天祥到闻一多,赤子之心的诗性表达

    从文天祥到闻一多:赤子之心的诗性表达——爱国诗的经典赞颂 一、爱国诗的精神内核 爱国诗是中国古典与现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它以赤子之心为核心,通过诗性语言传递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从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现代闻一多的“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诗人以血泪与激情铸就了不朽的篇章。 二、经典诗句中的爱国情怀 1. 文天祥:丹心报…

    2025年5月11日
    870
  • 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落日故人情”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离情和壮阔的意象闻名。全诗如下: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重点诗句解析 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211…

    2025年7月1日
    590
  • 关于“丝”的诗有哪些?

    关于“丝”的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含有“丝”字的诗句,这些诗句均出自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唐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咏柳》 – 贺知章(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题》系列 – 李商隐(唐代)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浣溪沙·绿树藏莺…

    2024年11月2日
    2540
  • 诗肠鼓成语有哪些出处?文学典故中的创作灵感溯源

    诗肠鼓成语有哪些出处?文学典故中的创作灵感溯源 一、核心概念解析 “诗肠鼓吹”是古代文人对创作灵感迸发状态的比喻,典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意指黄鹂的鸣叫能激发诗兴,如鼓乐般催动创作欲望。 二、典故出处与演变 1. 唐代《云仙杂记》 戴颙(南朝宋隐士)以自然之声为灵感源泉的记载,成为“…

    2025年5月8日
    1050
  • 李白的诗套路有哪些?解码诗仙的创作密码

    李白的诗套路有哪些?解码诗仙的创作密码 一、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基调 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为核心,常通过夸张想象、超凡意象和自由奔放的语言展现。– 案例:《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极度自信的口吻强化豪情。– 套路:善用“大鹏”“黄河”“九天”等宏大意象,营造壮阔意境。 二、酒与仙的符号化表达 酒和仙是李白诗中的高…

    2025年4月27日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