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哪首诗?

南望王师又一年:诗句出处与历史背景分析

# 诗句出处考证

“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诗内容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当时陆游已经68岁,隐居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沦陷区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

# 重点内容解析

1. 历史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金对峙时期,自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淮河以北地区被金国占领。到陆游写此诗时,中原沦陷已长达65年。

2. 艺术特色
– 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黄河、华山)
– 后两句转折,展现遗民的悲惨处境
“泪尽”二字极写亡国之痛
“又一年”体现年复一年的失望与坚持

3. 陆游的爱国情怀
据统计,陆游现存诗作中约有300多首直接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临终前仍留下《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实际案例分析:诗句在现代的运用

案例1:历史教育领域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该诗常被选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教师会通过分析:
– “胡尘”象征异族统治
– “王师”指代南宋军队
–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案例2:时事评论引用

2020年某媒体在评论两岸关系时,以“南望王师又一年”为题,类比台湾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引发广泛讨论。这种用法体现了:
– 古典诗词的现代生命力
– 历史情境与当代议题的相通性
– 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

案例3:文艺创作改编

2021年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中,作曲家将诗句谱写成主题曲,通过:
– 加入古琴伴奏体现历史厚重感
– 用童声合唱表现”遗民”视角
– 在”又一年”处使用音阶上行,象征希望不灭

# 文学史意义

陆游这类爱国诗作具有重要价值:
1. 记录了南宋民众的集体记忆
2. 形成了中国文学中的“遗民文学”传统
3. 展现了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当代学者研究指出(《陆游诗全集校注》,2011),这类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语言技巧,更在于其历史真实性与情感普遍性的结合,使八百年后的读者仍能产生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关于气象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气象的诗句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还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气象诗句: 一、风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此句描绘了雨后微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与感慨。 《行路难·其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里的“长风破浪”展现了风的强…

    2024年9月22日
    2790
  • 空悲切出自哪首诗?

    空悲切出自哪首诗? 一、空悲切的出处 空悲切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是岳飞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原文节选: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其中,“空悲切”一句意为:不要…

    2025年6月28日
    970
  • 赤壁杜甫,他的诗中有何壮志未酬?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赤壁》并非杜甫所作,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关于杜甫的诗中壮志未酬的情怀,虽然《赤壁》不是他的作品,但杜甫的诗歌中确实充满了对壮志未酬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杜甫诗中壮志未酬情感的分析: 一、杜甫生平与壮志未酬的背景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

    2025年2月4日
    2240
  • 李白古寺诗探秘:他写了哪些与古寺相关的诗?

    李白古寺诗探秘:他写了哪些与古寺相关的诗? 一、李白与佛教文化的渊源 李白作为盛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作品中常融入佛寺意象与禅理哲思。他一生游历名山大川,探访古寺高僧,如与僧人道潜、皎然的交往,促使他创作了多首与古寺相关的诗作。重点内容:这些诗不仅描绘古寺的幽静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二、李白笔下的古寺诗代表作 1. 《夜宿山…

    2025年6月9日
    970
  • 散文有哪些经典的诗?形散神聚的现代诗文典范

    散文诗与形散神聚的现代诗文典范 一、散文诗的经典之作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文体,兼具散文的自由形式与诗歌的抒情内核。以下为中外经典案例: 1. 鲁迅《野草》 – 重点内容: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之作,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以重复句式营造孤寂感,形散而神凝。 2.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

    2025年5月18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