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出自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出自哪一首诗?

出处与背景

“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经典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创作于岳飞抗金期间,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和收复中原的壮志。

原句上下文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重点内容解析

1. 标红关键词
“白了少年头”:警示虚度光阴的后果
“空悲切”:强调悔恨的徒劳
“莫等闲”:核心劝诫(不要虚度年华)

2. 文学手法
通过夸张(怒发冲冠)与对比(三十功名 vs 八千里路)强化情感张力。

实际案例应用

案例1:教育领域引用

某重点中学在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此句激励学生:
> “就像岳飞警示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希望你们珍惜青春,为理想奋力拼搏。”

案例2:企业文化建设

某科技公司将词句融入员工手册:
> “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行业,我们倡导’空悲切不如早行动‘的工作哲学。”

延伸知识

– 该词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学术争议,但主流观点仍归其名下
– 现代常用变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与之精神相通

如需深度解读,可参考《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17页的专门论述。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重阳节日诗作赏析:哪些诗表达了节日的思念?

    重阳节日诗作赏析:哪些诗表达了节日的思念?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或“敬老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抒发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选取几首经典重阳诗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文字传递节日思念。 — 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2025年6月10日
    570
  • 写马的诗有哪些?骏马奔腾与诗意驰骋

    写马的诗有哪些?骏马奔腾与诗意驰骋 一、马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马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象征壮志凌云、自由奔放的精神,是诗人寄托豪情与边塞情怀的重要意象。例如:– 杜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以骏马喻人才,突出其锐不可当的气势。–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

    2025年5月30日
    620
  • 闺怨诗的主题有哪些?深闺寂寞与诗意倾诉

    闺怨诗的主题有哪些?深闺寂寞与诗意倾诉 一、闺怨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闺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描写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哀怨与情感压抑,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困境。这类诗歌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在唐代达到艺术高峰,代表诗人如王昌龄、李白、温庭筠等。 二、闺怨诗的核心主题 1. 独守空闺的寂寞 深闺女性因丈夫远行、征战或求仕而独居,孤…

    2025年5月30日
    440
  • 古诗可以传情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情感与共鸣

    古诗可以传情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情感与共鸣 一、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简练的语言传递深厚的情感。无论是爱情、友情、家国情怀,还是人生感慨,诗人们通过意象、修辞和韵律,让情感跨越时空,引发读者共鸣。 二、传情古诗的分类与案例 1. 爱情诗:缠绵悱恻的相思 重点内容:爱情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爱慕、思念或离别之…

    2025年6月1日
    600
  • 梦见自己吃屎是什么预兆?是卫生问题还是心理压力?

    梦见自己吃屎是什么预兆?是卫生问题还是心理压力? 1. 梦境解析的理论基础 梦境是人类潜意识的映射,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是欲望的伪装满足或未解决心理冲突的表现。而荣格则认为,梦可能包含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符号。粪便在梦境中的象征意义复杂,可能代表污秽、压抑、释放或财富(不同文化中含义差异显著)。 2. 常见心理学解释 2.1 心理压力说 &#8211…

    2025年5月20日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