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考据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歌,而是一篇宴集序文,但因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其中名句常被后人当作诗句传诵。

原文节选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文学价值分析

1. 哲学意境

“浮生若梦”四字凝练地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短暂性的深刻认知,与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的哲学观一脉相承。“为欢几何”则体现了盛唐文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2.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将永恒的自然(天地、光阴)与短暂的人生形成强烈对比
意象运用:”梦”的虚幻意象与”烛”的短暂光明相互映衬
节奏把控:四六骈俪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创作影响

在余华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历经沧桑后说:”人活着就像做梦一样“,明显受到李白这句名言的启发,展现了中国文学中生命意识的传承。

案例2:现代影视改编

2020年热播剧《清平乐》中,编剧将“浮生若梦”化用为剧中插曲歌词:
> “浮生一场大梦
> 世事几度秋凉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实际案例取自该剧OST歌词)

案例3:文化衍生品

故宫文创曾推出系列产品,以”浮生若梦”为主题设计茶具套装,包装上完整呈现李白原文,成为当年畅销文创产品之一。

延伸阅读建议

1. 对比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忽如寄”
2. 比较研究:苏轼”人生如梦”与李白此句的异同
3. 美学分析:盛唐时期”及时行乐”主题文学的发展脉络

重点提示:该句常被误记为《将进酒》中的诗句,实际应出自宴序类文章,这种误传现象在名句传播过程中颇为常见。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慢词长诗中的抒情艺术有哪些?赏析宋词中的婉转叙事

    慢词长诗中的抒情艺术与宋词婉转叙事赏析 # 一、慢词长诗的抒情艺术特征 慢词长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其抒情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时空延展性 通过拉长句式结构(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长达102字),构建多维度情感空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时间跳跃(酒醉-酒醒)与空间转换…

    2025年4月23日
    820
  • 杨万里报国的诗,有哪些激昂之作?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中不乏激昂的报国之作。以下是一些杨万里激昂的报国诗篇: 《初入淮河四绝句》 背景:淳熙十六年(1189年)十二月,杨万里奉命迎接金使,北渡淮河,看到淮河以北广大土地沦入金人之手,感慨万端,发而为诗。这组诗是其中的代表。 诗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 意境:诗人通…

    2024年10月3日
    2160
  • 古诗中含“诗”字的诗句有哪些?“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自我指涉

    古诗中含“诗”字的诗句及其自我指涉现象研究 一、古诗中含“诗”字的经典诗句 古诗中,“诗”字常作为创作主体或文化符号出现,以下为部分典型案例: 1. 李白《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 此句以“诗成”为核心,展现诗人创作后的豪迈气概,隐含对诗歌力量的自信。 2. 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注:虽未直接含“诗…

    2025年7月13日
    330
  • 金水瓜洲一水间出自哪首诗?

    金水瓜洲一水间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金水瓜洲一水间”并非原句,而是对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的误记或改编。原诗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键点解析 1. 原句差异:诗中“京口”(今江苏镇江)被误作“金水”,可能是因地域发音或记忆偏差导致。2.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

    2025年6月28日
    340
  • 王安石的梅花诗句,你最喜欢哪一首?

    王安石的梅花诗句中,我最喜欢的是《梅花》中的这一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的独特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下是我喜欢这首诗的几个原因: 意境深远: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首句“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

    2024年12月23日
    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