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是哪首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据

“赤日炎炎似火烧”出自元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该诗是书中白胜挑酒上黄泥岗时吟唱的民歌,被称为《赤日炎炎歌》或《夏日歌》。

完整诗文如下:
> 赤日炎炎似火烧,
> 野田禾稻半枯焦。
> 农夫心内如汤煮,
> 公子王孙把扇摇。

二、文学特色分析

1.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通过“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强烈对比,展现社会阶级矛盾
比喻修辞:用”似火烧”形容烈日,“如汤煮”比喻焦灼心理,形象生动

2. 社会意义

该诗反映了元代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大德年间(1297-1307)全国发生旱灾58次,诗中描写的情景具有现实基础。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语文教学应用

202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本诗作为古典诗词鉴赏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1. 诗歌中的意象系统(赤日、禾稻、扇子等)
2. 对比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3. 元代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案例2:现代改编作品

2021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音乐人将本诗改编为摇滚风格歌曲,通过现代音乐形式重新诠释古典诗词,获得年轻观众好评。改编保留了原诗的批判精神,加入电子音效模拟”火烧”的听觉体验。

四、常见误解辨析

1. 误传为唐诗:因语言通俗流畅,常被误认为白居易等唐代诗人作品
2. 作者争议:虽出自《水浒传》,但民歌特征明显,应为施耐庵收集整理而非原创
3. 版本差异:明代版本作”公子王孙”,清代金圣叹评本改为”楼上王孙”

五、延伸阅读建议

1. 《水浒传》第十六回原文对照
2. 元代农事诗比较研究(如王祯《农书》附诗)
3. 古典诗词中”热”意象的文学表现(从《诗经·七月》到现代诗歌)

重点提示:鉴赏此类古代民歌时,需特别注意其口头文学特征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性,避免纯艺术分析的片面性。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天地玄黄”出自哪本蒙学经典?解析千字文开篇智慧

    天地玄黄出自哪本蒙学经典?解析《千字文》开篇智慧 一、“天地玄黄”的出处与背景 “天地玄黄”出自中国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蒙学经典《千字文》,是其开篇首句。全文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对仗工整,涵盖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知识,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核心教材之一。 重点内容:– 《千字文》成书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公元6世纪),梁武帝命…

    2025年4月15日
    1610
  • 金榜题名出自哪首诗?

    金榜题名出自哪首诗? 一、金榜题名的出处 “金榜题名”这一成语源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送李余及第后归蜀》。全诗如下: > 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 归去唯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诗中“今日成名出举场”一句,暗含科举及第、名字题于金榜之意,后逐渐演变为“金榜题名”的典故。 二、金榜题名的文化内涵 …

    2025年6月28日
    700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哪首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出处及赏析 # 诗句出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首诗是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春,当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政治上失意,常以酒为伴。 完整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2025年6月27日
    1150
  • 元诗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哪些作品展现多元文化交融?

    元诗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学呈现 一、元诗与多元文化背景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特征。元诗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载体,不仅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更融入了蒙古、色目、回回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元代诗歌的多元性体现在题材、语言、意象等多个层面,…

    2025年4月16日
    1420
  • 你知道哪些关于大雁塔的诗句?

    关于大雁塔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唐代李治《谒大慈恩寺》: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唐代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唐代章八元《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唐代李適《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唐代崔湜《慈恩寺九日应制》: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唐代李白《长相思…

    2024年12月20日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