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赤日炎炎似火烧: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据

“赤日炎炎似火烧”出自元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该诗是书中白胜挑酒上黄泥岗时吟唱的民歌,被称为《赤日炎炎歌》或《夏日歌》。

完整诗文如下:
> 赤日炎炎似火烧,
> 野田禾稻半枯焦。
> 农夫心内如汤煮,
> 公子王孙把扇摇。

二、文学特色分析

1.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通过“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强烈对比,展现社会阶级矛盾
比喻修辞:用”似火烧”形容烈日,“如汤煮”比喻焦灼心理,形象生动

2. 社会意义

该诗反映了元代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大德年间(1297-1307)全国发生旱灾58次,诗中描写的情景具有现实基础。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语文教学应用

202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本诗作为古典诗词鉴赏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1. 诗歌中的意象系统(赤日、禾稻、扇子等)
2. 对比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3. 元代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案例2:现代改编作品

2021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音乐人将本诗改编为摇滚风格歌曲,通过现代音乐形式重新诠释古典诗词,获得年轻观众好评。改编保留了原诗的批判精神,加入电子音效模拟”火烧”的听觉体验。

四、常见误解辨析

1. 误传为唐诗:因语言通俗流畅,常被误认为白居易等唐代诗人作品
2. 作者争议:虽出自《水浒传》,但民歌特征明显,应为施耐庵收集整理而非原创
3. 版本差异:明代版本作”公子王孙”,清代金圣叹评本改为”楼上王孙”

五、延伸阅读建议

1. 《水浒传》第十六回原文对照
2. 元代农事诗比较研究(如王祯《农书》附诗)
3. 古典诗词中”热”意象的文学表现(从《诗经·七月》到现代诗歌)

重点提示:鉴赏此类古代民歌时,需特别注意其口头文学特征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性,避免纯艺术分析的片面性。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近乡情更怯出自哪首诗?

    近乡情更怯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近乡情更怯”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全诗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是宋之问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逃归洛阳途中,途经汉江时所作,真实反映了诗人长期与家人隔绝后,临近故乡时既渴望又畏惧的复杂心理。 — 诗句解析与情感表达 1. “近乡情更…

    2025年7月1日
    830
  •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首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是岑参在西北边塞任职期间,为送别同僚武判官所作,以奇特的比喻和壮丽的边塞风光闻名。 原诗全文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

    2025年6月28日
    310
  • 风俗节日的诗有哪些?传统节日在诗词中的独特表达与文化内涵

    风俗节日的诗有哪些?传统节日在诗词中的独特表达与文化内涵 一、传统节日诗词的文学价值 传统节日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人对节日的庆祝方式,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从春节到重阳,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诗词表达。 二、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代表性诗词 1.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诗词中常体现团圆、喜庆的主题。–…

    2025年5月28日
    670
  • 刘诗诗范冰冰综艺有哪些?顶流女星的同框时刻

    刘诗诗范冰冰综艺有哪些?顶流女星的同框时刻 一、刘诗诗与范冰冰的综艺交集 尽管刘诗诗与范冰冰同为顶流女星,但两人在综艺领域的同框机会较少,主要原因是范冰冰因税务问题近年淡出内地娱乐圈,而刘诗诗则以影视剧为主,综艺参与度较低。不过,仍有少数节目或活动留下她们的同框名场面。 1. 《快乐大本营》2011年特别企划 – 节目内容:2011年范冰冰为宣传…

    2025年4月25日
    990
  • 坚持的力量,在哪些诗句中得到颂扬?

    坚持的力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通过“坚韧不拔”的品质得以颂扬,许多诗人都通过诗句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毅力、执着与不屈精神。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展现了这种力量: 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明·郑板桥《竹石》 这句诗通过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坚持的力量。竹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它依…

    2024年12月27日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