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首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是岑参在西北边塞任职期间,为送别同僚武判官所作,以奇特的比喻和壮丽的边塞风光闻名。

原诗全文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后略)

重点内容:诗中“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将边塞苦寒的雪景转化为浪漫的春日意象,成为千古名句。

二、诗句的艺术特色

1. 比喻新奇:将冰冷的雪花比作温暖的梨花,反差中凸显诗意。
2. 画面感强:短短一句勾勒出壮观的雪景,体现边塞的辽阔苍茫。
3. 情感张力:以乐景写哀情,反衬送别时的离愁。

案例
现代作家阿城在《树王》中化用此句,描述山林雪景:“雪压枝头,真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可见其影响力。

三、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创作:常用于描写雪景或比喻突如其来的美好景象。
2. 品牌宣传:某白酒品牌曾用此句广告语,强调“纯净如雪”的品质。
3. 教育意义:中小学教材常选此诗,教授学生比喻修辞边塞诗风格

重点内容:该诗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跨越千年仍被广泛引用。

四、延伸思考

岑参通过此诗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与浪漫,也启示后人:艺术化的表达能超越时空,引发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敦煌文献中发现了哪些失传的唐诗?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敦煌文献中发现的失传唐诗的专业性文章。 敦煌遗珠:文献中发现的失传唐诗及其价值 敦煌文献,主要指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中的数万卷古代写本,其时间跨度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这些珍贵的文献不仅包括佛经、道书,还夹杂了大量世俗文书,其中就有一千多首唐诗抄本。它们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文学史和学术界,为我们重新审视唐代诗歌的全貌提供了前…

    2025年10月21日
    290
  • 辛弃疾的千年调卮酒向人时有何讽刺意味?

    辛弃疾《千年调·卮酒向人时》的讽刺艺术研究 一、词作背景与意象解构 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年)创作的《千年调·卮酒向人时》,以其独特的俳谐词形式,通过“卮酒”“滑稽鸱夷”等意象,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隐喻系统。词人借宴席器具拟人化的手法,对南宋官场生态进行了深刻剖判。 词中“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的描写,精准讽刺了当时官员见风使舵的谄媚姿态。这种酒器空时仰…

    2025年10月29日
    180
  • 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悼念谁?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一曲穿越千年的悼亡绝唱 一、悼亡对象的身份确认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明确悼念的是其亡妻赵氏。据宋代文献记载,赵氏为宗室赵克彰之女,虽出身贵族却甘守清贫。在贺铸官途坎坷的岁月中,赵氏”绩纫佐饔飧”,亲自纺织烹饪,与词人共度”柴荆户牖”的困顿生活。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基础,成…

    2025年10月29日
    270
  • 唐诗中的“雪”意象如何被赋予高洁、严寒、祥瑞等多重含义?

    唐诗中的“雪”意象及其多重象征意义 一、引言:雪意象的历史渊源 雪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在唐代诗歌中达到了艺术表现的巅峰。唐代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赋予了雪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诗经》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雪就已成为中国诗歌的重要母题,而至唐代,这一意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高洁品格的象征…

    2025年11月9日
    120
  • 苏轼的古文作品有哪些经典?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古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一些苏轼的经典古文作品: 一、散文 《赤壁赋》 简介: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记录了夜游赤壁的所见所感。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让苏轼感慨江山无穷,风月长存,何不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尽显人生豁达。 内容节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2024年10月4日
    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