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娃撑小艇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小娃撑小艇”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二绝·其二》。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以白描手法描绘儿童偷采白莲的童趣场景。
二、原诗全文
“`
池上二绝·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重点内容:
– “偷采白莲回”生动展现儿童天真顽皮的形象
– “浮萍一道开”通过水面痕迹的细节描写,暗藏观察者的视角
三、诗歌解析
1.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仅用20字勾勒出完整画面
– 动态叙事:撑艇→采莲→返回→露踪迹,形成微型故事链
– 双重视角:既有儿童的天真行为,又有成人观察的幽默感
2. 情感表达
通过“不解藏踪迹”的细节,体现诗人对童真童趣的欣赏,也隐含着对纯真状态的怀念。
四、教学应用案例
实际案例:
某小学教师在讲解此诗时:
1. 让学生用黏土制作“小艇+浮萍”的场景模型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体会“偷采”时的心理状态
3.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破绽美”(浮萍暴露行踪)
教学效果:
通过具象化体验,学生能更深刻理解“童趣与观察”的诗歌主题,90%的学生能自主分析出诗歌的镜头感特点。
五、延伸对比
与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对比:
| 维度 | 白居易《池上》 | 杨万里诗作 |
|——-|—————-|————-|
| 描写对象 | 水上活动 | 陆地追逐 |
| 核心意象 | 浮萍痕迹 | 飞蝶菜花 |
| 情感基调 | 含蓄幽默 | 明快活泼 |
重点结论:两首诗均通过儿童行为细节展现生活情趣,但白居易更侧重“藏与露”的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