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黄洋界上炮声隆: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核心答案

“黄洋界上炮声隆”出自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全词如下: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二、背景解析

1. 历史事件

此词记录井冈山保卫战的关键战役——黄洋界战斗(1928年8月30日)。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险要地形和群众支持,击退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进攻。

2. 艺术特色

“炮声隆”的象征:既写实(红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命中敌军指挥部),又隐喻革命声势。
对比手法:”敌军围困万千重”与”我自岿然不动”形成强烈反差,突出红军斗志。

三、实际案例:诗词的传播与影响

案例1:教育应用

– 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常作为革命传统教育范例。
教学重点:通过”森严壁垒””众志成城”等词,分析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张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案例2:文旅融合

– 井冈山黄洋界景区立有词碑,结合实景炮台还原历史场景,2023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数据来源:井冈山市文旅局)。

四、延伸思考

1. 为何选择”西江月”词牌?
该词牌双调五十字,仄韵格律适合表现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2. 现代价值
“众志成城”成为抗疫、抗震等重大事件中的高频动员用语,体现红色文化的延续性。

>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词格律或井冈山战役细节,可提供补充方向。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有哪些是赞美竹子的诗?在诗词中遇见高风亮节

    在诗词中遇见高风亮节:赞美竹子的经典诗作赏析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正直与高洁,历代文人墨客常以竹喻人,抒发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下是一些赞美竹子的经典诗词及其赏析。 一、竹子的象征意义 竹子因其四季常青、虚心有节的特性,被赋予以下精神内涵:– 坚韧不屈:竹子在风雨中挺立,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虚心谦逊:竹节中空,寓意虚怀若谷…

    2025年6月1日
    340
  • 白居易在西湖边写下了哪些诗句?

    白居易在西湖边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以下是一些白居易在西湖边写下的著名诗句: 《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生机盎然,黄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以及诗人…

    2024年12月11日
    1680
  • 乱把白云揉碎是哪首诗?

    乱把白云揉碎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乱把白云揉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乐·画堂晨起》。这首词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词作之一,展现了其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 原文节选:>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2. 诗句解析与艺…

    4天前
    90
  • 国破山河在是哪一首诗?

    国破山河在:出自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国破山河在”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公元757年)被困长安时所作,深刻反映了战乱中家国破碎的悲凉景象。 全诗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重点解析 1. 首…

    4天前
    140
  • 庆祝生女儿的喜悦诗句

    以下是一首庆祝生女儿的喜悦诗句,希望您能喜欢: 喜得千金 粉面娇容笑语盈,喜添千金乐无穷。家中冷寂今何在,笑语欢歌暖融融。 这首诗描绘了家中新添女儿后的欢乐氛围,首句描绘了女儿娇小可爱的面容和欢快的笑声,次句表达了喜得千金的无比喜悦。第三句转折,提到家中曾经的冷寂已不复存在,最后一句则强调了现在家中充满了笑语和欢歌,温暖而和谐。整首诗充满了对新生女儿的喜爱和…

    2024年12月16日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