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黄洋界上炮声隆: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核心答案

“黄洋界上炮声隆”出自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全词如下: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二、背景解析

1. 历史事件

此词记录井冈山保卫战的关键战役——黄洋界战斗(1928年8月30日)。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险要地形和群众支持,击退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进攻。

2. 艺术特色

“炮声隆”的象征:既写实(红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命中敌军指挥部),又隐喻革命声势。
对比手法:”敌军围困万千重”与”我自岿然不动”形成强烈反差,突出红军斗志。

三、实际案例:诗词的传播与影响

案例1:教育应用

– 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常作为革命传统教育范例。
教学重点:通过”森严壁垒””众志成城”等词,分析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张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案例2:文旅融合

– 井冈山黄洋界景区立有词碑,结合实景炮台还原历史场景,2023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数据来源:井冈山市文旅局)。

四、延伸思考

1. 为何选择”西江月”词牌?
该词牌双调五十字,仄韵格律适合表现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2. 现代价值
“众志成城”成为抗疫、抗震等重大事件中的高频动员用语,体现红色文化的延续性。

>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词格律或井冈山战役细节,可提供补充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花开半夏终秋落出自哪首诗?

    花开半夏终秋落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考据 “花开半夏终秋落”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网络流行诗句。经考证,该句最早出现在2010年代中期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后因语言意境优美被广泛传播,常被误认为古典诗词。 诗句特点分析 1. 意象组合:融合”半夏”(季节)与”秋落”(凋零)形成时间跨度2…

    2025年7月1日
    420
  • 带有娜的诗句有哪些?感受诗词中的柔美气息

    带有“娜”字的诗句可真不少,每一句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柔美气息,让人沉醉其中。🌸💨 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欣赏几首带有“娜”字的诗句,感受那份独特的柔美吧! 1. 《清明步行娜时节》 诗句:清明步行娜时节,静听松涛韵华声。 感受:清明时节,漫步于山间小道,耳边是松涛阵阵,仿佛能听到大自然最华美的乐章。诗句中的“娜”字,如同一位轻盈的女子,在这清新的时节中悠然前行。…

    2024年10月24日
    4200
  • 苏轼有哪些关于月的诗篇?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且深刻,其中不乏关于月亮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苏轼关于月亮的诗篇: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内容摘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2024年11月2日
    2150
  • 中秋思月的诗有哪些?从唐宋到明清的明月情思全解析

    中秋思月的诗有哪些?从唐宋到明清的明月情思全解析 一、唐宋时期:明月诗的巅峰时代 唐宋是中秋咏月诗的黄金时期,诗人常借月抒怀,表达思乡、怀人、哲思等情感。 1. 唐代:浪漫与豪放并存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朴素语言勾勒游子望月思乡之情,成为千古绝唱。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2025年6月4日
    510
  • 如何集中火力炫出自我?个人品牌打造的5大核心策略

    如何集中火力炫出自我?个人品牌打造的5大核心策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品牌已成为职场和社交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高效打造个人品牌,让自己脱颖而出?以下是5大核心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助你集中火力炫出自我。 #1 明确个人定位:找到你的独特价值 重点内容:个人品牌的核心是差异化。你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核心优势和目标受众。 – 案例:李佳琦最初只…

    2025年4月15日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