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是哪首诗?

白日依山尽是出自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白日依山尽”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五言绝句的经典之作,创作于盛唐时期,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壮阔景象和人生感悟。

重点内容

– 作者:王之涣(688—742),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 诗名:《登鹳雀楼》(部分版本亦作《登鹳鹊楼》)。
– 创作背景:鹳雀楼位于今山西永济,唐代时为黄河沿岸名胜,文人常登临题咏。

2. 全诗内容与译文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山峦渐渐西沉,黄河奔腾向东汇入海洋。
若想眺望更远的风景,需再攀登一层高楼。

重点分析

“白日依山尽”:以简练笔法勾勒出动态的落日景象,“依”字拟人化,赋予自然以情感。
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哲理,体现盛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教育领域

该诗被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古诗启蒙篇目。教师常通过以下方式教学:
画面联想:让学生绘制“白日依山尽”的场景,理解诗歌意境。
哲理延伸:结合“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思考“不断进取”的意义。

(2)文化传播

旅游推广:山西永济鹳雀楼景区以该诗为核心IP,复原唐代建筑,并设置诗词碑刻。
国际翻译:被译为多国语言,如英文版本“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bows”(许渊冲译),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典型案例。

4. 诗歌的艺术价值

语言特色:20字中涵盖时空转换(由日落到河流)、情景交融。
历史地位:清代《唐诗三百首》将其列为“五绝压卷之作”,后世评其“气象宏阔,哲理深远”。

5. 常见误辨与澄清

误认作者:部分人误记为李白或杜甫,需强调王之涣的边塞诗人身份。
混淆诗名:与《黄鹤楼》《滕王阁序》等名篇区分,突出“鹳雀楼”地理标志。

结论
“白日依山尽”是《登鹳雀楼》的开篇名句,兼具画面美与哲理深度,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应用,彰显唐诗的永恒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宋词是抚慰现代人心灵的良药?

    为什么说宋词是抚慰现代人心灵的良药? 引言: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飞速的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焦虑、孤独与精神空虚的困扰。而诞生于千年前的宋词,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成为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一剂良药。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之所以能在今天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正是因为它直击人类共通的情感本质,为浮躁的现代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情感慰藉与精神栖…

    2025年10月21日
    270
  • 洽与松泉作四邻出自哪首诗?

    探寻诗句“洽与松泉作四邻”的出处 一、诗句溯源 “洽与松泉作四邻”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其山水田园诗派的典型风格。 重点内容:全诗通过描写寻访隐士不遇的过程,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隐逸情怀和自然审美趣味。 二、原诗全文及赏析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

    2025年6月24日
    950
  • 塞名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塞”字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以下是一些包含“塞”字的经典名句: 诸葛亮《后出师表》:“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文天祥《正气歌》:“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

    2024年11月27日
    2400
  • 关机李白的诗有哪些?数字时代对古典诗词的另类解读

    关机李白的诗有哪些?数字时代对古典诗词的另类解读 一、关机李白:一个网络时代的文化符号 “关机李白”是近年来网络流行的戏谑说法,指当代人在数字生活中对古典诗词的碎片化消费。这一概念折射出技术解构经典的现象——李白诗歌被截取、改编甚至误读,成为社交媒体中的”梗”或短视频素材。例如:– 《静夜思》被配上…

    2025年5月8日
    1250
  • 以书为名的诗词典故:从“诗书继世长”到“万卷诗书”

    以书为名的诗词典故:从“诗书继世长”到“万卷诗书” 一、“诗书继世长”的文化内涵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出自苏轼《三槐堂铭》,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观念。其中“诗书”不仅指《诗经》《尚书》等经典,更象征以文化传承家族精神的实践。– 实际案例:清代曾国藩家族以“耕读传家”闻名,其家书中反复强调“读经史以明理”,后代涌现出曾纪泽(外交家)、曾广…

    2025年4月27日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