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的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漫游吴越期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羁旅夜泊的孤寂与自然景色的静谧。
二、原诗全文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重点解析
1. “江清月近人”:
– 通过江水清澈、明月倒映的画面,营造出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 表面写景,实则暗含诗人漂泊中的孤独与对慰藉的渴望。
2. 艺术手法:
– 对比运用:“野旷”与“天低树”突出空间的苍茫,“江清”与“月近人”则转向细腻的温情。
– 情景交融,以景衬情。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研究:
学者王兆鹏在《唐诗排行榜》中将此诗列为孟浩然TOP3作品,认为其“以20字浓缩了唐人羁旅诗的典型意境”。
2. 文化传播:
– 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短片引用此句,展现江南水乡的诗意之美。
– 苏州园林“退思园”以该诗句为灵感设计临水亭台,强化“月影入江”的视觉效果。
四、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同样描写水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风格更为雄浑,与《宿建德江》的空灵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五、总结
《宿建德江》通过“江清月近人”等意象,成为唐代山水诗的典范,其语言张力与情感深度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