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皮日休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一、皮日休的诗歌地位

皮日休(约834—883年)是晚唐著名诗人,与陆龟蒙并称“皮陆”,其诗作以批判现实讽刺时政著称。作为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战斗性。

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橡媪叹》被公认为皮日休最著名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拾橡子充饥的老妇人,深刻揭露了晚唐时期赋税沉重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

诗歌全文:

“`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

三、艺术特色分析

1. 白描手法:通过老妇人拾橡子的细节描写(“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生动展现劳动人民的艰辛。
2. 对比强烈:将“粒粒如玉珰”的优质稻米与“橡实诳饥肠”形成尖锐对比。
3. 直指时弊:揭露官府“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的剥削手段,批判力度堪比白居易《卖炭翁》。

四、历史评价与实际影响

– 《唐才子传》称其诗“峭直刻露,未肯庸庸碌碌与俗俯仰”。
– 现代学者考证,此诗反映的“两税法”弊端与敦煌出土文书《乙未年赵僧子典儿契》记载的民间疾苦高度吻合。
– 2020年北京大学《唐诗选读》课程将其列为“唐代十大社会批判诗”之一。

五、与其他名作的比较

| 诗作 | 主题 | 艺术特点 | 社会影响 |
|————-|————|—————-|—————-|
| 《橡媪叹》 | 民生疾苦 | 叙事性强,对比尖锐 | 反映晚唐社会矛盾 |
| 《汴河怀古》 | 历史反思 | 议论精警 | 引发对隋炀帝的重新评价 |
| 《蚊子》 | 讽刺权贵 | 寓言体 | 开创咏物讽刺新范式 |

结语

《橡媪叹》以其深刻的现实关怀精湛的艺术表现,不仅成为皮日休的代表作,更是中国诗歌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范本。诗中“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的质问,至今仍具有警醒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描写友情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知己情深

    描写友情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知己情深 一、友情诗的定义与价值 友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题材,以真挚情感为核心,通过意象、典故等艺术手法,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共鸣。这类诗歌不仅具有文学审美价值,更是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思想的载体。 二、经典友情诗案例解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025年4月10日
    970
  • 不忘故土的诗句,哪些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不忘故土的诗句中,有许多都能深刻地表达思乡之情。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它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静夜中抬头望月、低头思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明月作为思乡的象征,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这句诗…

    2024年12月25日
    2070
  • 古诗中含有“雨”的诗句,你知道多少?

    古诗中含有“雨”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涵盖了不同的朝代和诗人: 唐代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韩…

    2024年12月15日
    2820
  • 叶圣陶的诗有哪些?教育家的诗心流露

    叶圣陶的诗有哪些?教育家的诗心流露 一、叶圣陶的诗歌创作背景 叶圣陶(1894-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其诗歌创作贯穿一生,既有对教育理想的抒怀,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他的诗风质朴清新,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意,体现了“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 二、叶圣陶的代表性诗歌作品 1. 《小小的船》 重点内容:这首儿童诗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以童趣的视角描…

    2025年4月13日
    1540
  • 期待下次再见的诗句,哪些最充满温情?

    期待下次再见的诗句中,以下这些最充满温情: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的期待,约定在重阳佳节再次相聚,共赏菊花。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温馨和亲切感。 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与妻子重逢时的情景,共同剪烛西窗,回忆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充满了对重逢的…

    2024年12月28日
    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