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风急天高猿啸哀”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此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是杜甫晚年漂泊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重点内容
– 作者:杜甫(712-770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 诗名:《登高
–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西南,生活困顿,诗中融入了个人身世与家国情怀。

2. 全诗内容与解析

《登高》全文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点内容解析
1.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以急风、高天、猿啸等意象渲染悲凉氛围,奠定全诗基调。
2.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通过“落木”“长江”的壮阔景象,暗喻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3. 颈联与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漂泊孤独、疾病缠身的苦闷,以及因战乱而“停酒”的无奈。

3. 实际案例: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案例1:古今七律第一的评价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称《登高》“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赞其格律严谨、情感深沉。

案例2:现代教育中的经典教材

《登高》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杜甫诗歌的代表作,帮助学生理解唐代社会背景与律诗艺术。例如,2023年某省高考模拟题要求学生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象征手法

4. 延伸思考:为何此诗广为传诵?

艺术成就:四联皆对仗,意象密集且层次分明。
情感共鸣漂泊、衰老、忧国等主题跨越时空,引发读者共情。

重点内容:杜甫通过个人遭遇折射时代悲剧,使《登高》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总结:“风急天高猿啸哀”是杜甫《登高》的首句,全诗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0)
上一篇 22小时前
下一篇 2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就义诗的主题有哪些?谭嗣同、夏明翰:生死抉择中的诗性光辉

    就义诗的主题有哪些?谭嗣同、夏明翰:生死抉择中的诗性光辉 一、就义诗的核心主题 就义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题材,以直面死亡、抒发壮志为核心,常见于革命志士、爱国诗人的绝笔之作。其主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 – 标红内容:就义诗常以舍生取义为精神内核,强调个人牺牲与国家存亡的关联。 – 案例:谭嗣同《狱中题壁》中…

    2025年5月11日
    460
  • 关于季节的有哪些诗?春夏秋冬与诗意轮回

    春夏秋冬与诗意轮回:季节诗歌的审美探索 # 一、季节诗歌的文化意义 季节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今中外,诗人常以四季为镜,投射生命感悟与哲学思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感物吟志”,西方浪漫主义则推崇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重点案例:– 杜甫《春望》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将春景与忧国之情交织– 华兹华斯《水仙》通过“我孤独地…

    2025年5月30日
    300
  • 景澄出自哪首诗?

    景澄出自哪首诗? 景澄的出处 “景澄”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原句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中,“景澄”并非直接出现在诗中,而是后人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诗句中提炼出的意境,形容雨后山景的清澈与宁静。 王维诗歌中的“景澄”意境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天前
    60
  • 两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两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为什么选择诗歌作为两岁孩子的启蒙工具?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特别适合低龄儿童的语言发展需求。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诗句能帮助他们:– 培养语感:通过重复的韵律增强记忆。– 激发兴趣:生动的意象(如动物、自然)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建立情感联结:亲…

    2025年6月1日
    300
  • 播放关于诗歌的诗有哪些?元诗歌的自我指涉

    播放关于诗歌的诗有哪些?元诗歌的自我指涉 一、元诗歌的定义与特征 元诗歌(Metapoetry)指以诗歌本身为创作主题或反思对象的诗歌,其核心在于自我指涉性。这类作品通过语言、形式或内容的编排,直接或间接地探讨诗歌的本质、创作过程或审美功能。重点内容:元诗歌常具备以下特征:1. 对诗歌创作的反思(如描述写诗困境);2. 语言游戏的凸显(如拆解词语结构);3….

    2025年6月15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