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一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风急天高猿啸哀”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此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是杜甫晚年漂泊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重点内容
– 作者:杜甫(712-770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 诗名:《登高
–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西南,生活困顿,诗中融入了个人身世与家国情怀。

2. 全诗内容与解析

《登高》全文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点内容解析
1.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以急风、高天、猿啸等意象渲染悲凉氛围,奠定全诗基调。
2.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通过“落木”“长江”的壮阔景象,暗喻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3. 颈联与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漂泊孤独、疾病缠身的苦闷,以及因战乱而“停酒”的无奈。

3. 实际案例: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案例1:古今七律第一的评价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称《登高》“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赞其格律严谨、情感深沉。

案例2:现代教育中的经典教材

《登高》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杜甫诗歌的代表作,帮助学生理解唐代社会背景与律诗艺术。例如,2023年某省高考模拟题要求学生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象征手法

4. 延伸思考:为何此诗广为传诵?

艺术成就:四联皆对仗,意象密集且层次分明。
情感共鸣漂泊、衰老、忧国等主题跨越时空,引发读者共情。

重点内容:杜甫通过个人遭遇折射时代悲剧,使《登高》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总结:“风急天高猿啸哀”是杜甫《登高》的首句,全诗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张炎的词论对后世有何影响?

    张炎的词论对后世有何影响? 一、张炎词论的核心主张 张炎(1248-1320)作为宋末元初重要词学家,在其著作《词源》中系统提出了”清空雅正“的审美标准。这一理论强调词作应当意境清朗、语言雅洁、格调高尚,反对俚俗粗鄙和过度雕琢。他特别推崇姜夔的词风,认为”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同时批评吴文英词&#82…

    2小时前
    10
  • 八九十枝花是哪首诗?

    八九十枝花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八九十枝花”出自宋代诗人邵雍的《山村咏怀》,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数字的巧妙排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卷,语言简练却意境悠远,是古代启蒙诗歌的经典之作。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 数字的运用:诗中嵌入“一”到“十”的数字,形成独…

    2025年6月28日
    870
  • 诗意相同的诗有哪些?古典诗词中的同题异构创作现象

    诗意相同的诗有哪些?古典诗词中的同题异构创作现象 一、同题异构的定义与背景 同题异构是指不同诗人在相同或相近的诗题下,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意象组合和情感表达,创作出诗意相通但风格各异的作品。这一现象在古典诗词中尤为常见,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的继承,又展现了个人才情的独特性。 二、同题异构的典型表现 1. 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均以山水田…

    2025年5月4日
    1540
  • kmo夙出自哪首诗?

    KMO夙出自哪首诗? KMO夙的出处 KMO夙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网络用语中的谐音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原句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其中“灵犀”被谐音为“KMO夙”,成为网络流行语。 原诗解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全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

    2025年6月26日
    890
  • 橙色的诗有哪些名字?色彩意象的文学建构

    橙色的诗有哪些名字?色彩意象的文学建构 一、橙色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橙色作为红与黄的混合色,在文学中常承载多重意象:1. 温暖与活力:如夕阳、火焰,象征生命力和热情。2. 过渡与矛盾:介于热烈(红)与明亮(黄)之间,体现情感的复杂性。3. 丰收与成熟:关联秋天、果实,暗示时间流逝与收获。 重点案例:– 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在《橙子》中写道:“橙色…

    2025年4月29日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