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客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回乡的客是哪首诗?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

《回乡偶书》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晚年辞官归乡时。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盛唐时期诗人、书法家,以豪放旷达著称。此诗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归乡的复杂情感。

二、诗歌全文与解析

1. 原文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重点内容解析

“少小离家老大回”:突出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人生沧桑。
“乡音无改鬓毛衰”:通过对比“乡音”与“鬓毛”,表现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与岁月无情。
“儿童笑问”:以孩童的视角反衬诗人离乡之久,强化“客”的陌生感,情感真挚动人。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意义

案例:海外华人的“回乡”共鸣

2021年,一位旅居美国30年的华侨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回乡经历时引用此诗,引发热议。他写道:
> “当我用方言和乡亲打招呼时,孩子们却用普通话问我‘叔叔从哪里来’——那一刻,我真正懂了贺知章。”

这一案例说明,《回乡偶书》跨越千年仍能引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尤其适用于移民、务工者等长期离乡群体。

四、与其他思乡诗的对比

| 诗名 | 作者 | 核心情感差异 |
|————–|——–|—————————|
| 《回乡偶书》 | 贺知章 | 以“客”视角突显物是人非 |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独思的孤寂感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节日对亲人的遥念 |

五、总结

《回乡偶书》通过白描手法,将“回乡成客”的普遍人性困境凝练为四句诗,其艺术价值在于:
1. 语言极简而意蕴深远
2. 场景选取具有典型性
3. 跨越时代的文化穿透力

建议读者在品读时结合自身离乡经历,更能体会诗中“近乡情更怯”的深层意味。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叠音词的韵律之美:哪些现代诗通过重复音节营造独特意境?

    叠音词的韵律之美:哪些现代诗通过重复音节营造独特意境? 一、叠音词的定义与功能 叠音词是指通过重复相同音节构成的词语(如“轻轻”“悠悠”),在诗歌中具有以下功能:1. 强化节奏感:通过音节的重复形成音乐性,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的轻盈感。2. 渲染情感浓度:重复音节能深化情绪,如戴望舒《雨巷》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对忧郁的铺陈。…

    2025年6月6日
    360
  • 李清照怀念的诗有哪些?乱世才女的深情追忆

    李清照怀念的诗有哪些?乱世才女的深情追忆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尤其在南渡之后,其词作中充满了对故国、亡夫和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这些怀念之作,不仅是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乱世文人共同心声的写照。 一、李清照怀念诗的类型 李清照的怀念主题诗词主要可分…

    2025年5月18日
    480
  • 高适的诗有哪些好看?边塞诗人的意境美学

    高适的诗有哪些好看?边塞诗人的意境美学 一、高适的诗歌风格与边塞主题 高适(704—765)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悲壮苍凉著称,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和战士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战争的宏大背景与人文关怀。 重点内容:高适的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通过独特的意境美学,将边塞的荒凉、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豪情融为一体…

    2025年4月11日
    900
  • 有哪些关于赞家园的诗?乡土情结的文学表达

    关于赞家园的诗:乡土情结的文学表达 一、乡土情结的文学传统 乡土情结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母题,诗人常通过描绘故乡风物、追忆童年生活或抒发离愁别绪,表达对家园的深切眷恋。这种情感在古典诗歌和现代文学中均有丰富呈现,形成了一条绵延千年的创作脉络。 二、古典诗歌中的家园赞歌 1. 陶渊明《归园田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以物喻人,&#8…

    2025年6月15日
    240
  • 登雪山主题诗全收录:李白到现代诗人的雪山情结

    登雪山主题诗全收录:李白到现代诗人的雪山情结 一、雪山意象的文学史溯源 雪山在中国诗歌中既是自然奇观的象征,也是精神境界的投射。从唐代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到现代诗人海子“雪山女神头顶的雪/是千年不化的誓言”(《西藏》),这一意象贯穿千年,承载着诗人对生命极限、孤独与崇高的思考。 重点案例:– 李白《蜀道难》:“连…

    2025年4月20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