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出自哪一首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处、释义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自鲁迅的七言律诗《自嘲》,全诗如下: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该诗创作于1932年,是鲁迅对自身处境与抗争精神的写照。

二、诗句释义

1. 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眉”象征愤怒与蔑视,“千夫指”指众人的指责。
– 全句表现鲁迅对压迫与流言的不屈态度,如他在杂文中批判社会黑暗时所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记念刘和珍君》)

2.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化用《左传》典故,表达愿为人民(尤其是青年)奉献的精神。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化领域
– 作家余华在访谈中引用此句,形容创作时面对争议的坚持:“真正的作家必须‘横眉冷对’市场的浮躁。

2. 社会事件
李文亮医生事件中,网民以“横眉冷对千夫指”赞扬其揭露真相的勇气,诗句成为对抗不公的符号。

3. 商业场景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引用此句,强调企业面对国际压力时需“冷对非议,专注技术”。

四、诗句的误用与辨析

常见错误:误记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因风格豪迈)。
纠正依据:鲁迅诗风独特,结合白话与古典,如《自嘲》中“破帽遮颜”的自我解嘲,体现其杂文式的犀利。

五、结语

“横眉冷对千夫指”不仅是鲁迅的个人宣言,更成为抗争精神的文化象征。其跨时代的生命力,印证了文学对现实的深刻介入。

重点提示:理解此诗需结合鲁迅的杂文(如《呐喊》《彷徨》),方能体会其“匕首投枪”式的批判锋芒。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

  • 儿童田园情趣的诗有哪些?童真视角下的乡村生活与自然之爱

    儿童田园情趣的诗有哪些?童真视角下的乡村生活与自然之爱 一、儿童田园诗的概念与特点 儿童田园诗是以乡村生活、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童真视角展现儿童对田园生活的观察与情感的诗作。这类诗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化、简练的表达,贴近儿童认知。2. 意象生动:聚焦自然景物(如田野、昆虫、庄稼)和乡村活动(如放牛、捉鱼)。3. 情感纯真:体现儿童对自…

    2025年6月24日
    710
  • 两岸的诗有哪些?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共鸣

    两岸的诗有哪些?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共鸣 一、两岸诗歌的历史渊源与共同主题 两岸诗歌同根同源,均承袭中华古典诗词传统,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家国情怀是两岸诗人共同的核心主题,表现为对故土的思念、对民族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文化认同的探索。 重点案例:1.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这首诗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

    2025年6月24日
    780
  • 冰释前嫌,重归于好的古诗词

    冰释前嫌、重归于好的古诗词,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色彩与人际关系的修复。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表达此意境的古诗词: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出处:鲁迅《题三义塔》 诗句以“渡尽劫波”象征历经艰难困苦,而“相逢一笑泯恩仇”则表达了双方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能够放下恩怨,重归于好的豁达与宽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出处: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这句诗…

    2024年12月16日
    3020
  • 关于行程的诗句,如何描绘旅途的艰辛与美好?

    关于行程的诗句,往往能够以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及其如何描绘旅途的艰辛与美好的解析: 描绘旅途的艰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唐代李白《行路难》 解析:这句诗通过“冰塞川”和“雪满山”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障碍和艰难。黄河被冰封,太行山被大雪覆盖,暗示了前行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晨起动征铎,客…

    2024年12月19日
    2030
  •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哪首诗?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全诗如下: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李白描绘长江天门山壮丽景色的代表作,展现了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捕捉。 —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孤帆一片日…

    2025年6月26日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