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孤烟直出自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大漠孤烟直”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如下: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奉命出使凉州时所作,描绘了塞外壮阔苍凉的景象。“孤烟直”常被解读为烽火台报警的狼烟(因大漠无风,烟柱笔直上升),或塞外牧民烧柴的炊烟。
2. 诗句的艺术价值
– 画面感极强:通过“直”与“圆”的几何对比,展现大漠的辽阔与荒寂。
– 情感寄托:孤烟象征诗人孤寂的旅途,落日则暗含对家国的思念。
– 后世评价:清代学者王国维称此联为“千古壮观”(《人间词话》)。
3.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 地理考证:学者通过“长河”(可能指黄河或黑河)与“大漠”(今甘肃、内蒙古交界)推断王维出使路线。
– 文化衍生:
– 张艺谋电影《英雄》中,大漠场景的构图灵感直接来源于此诗。
– 敦煌旅游宣传常引用此句,突出西北风光的雄浑(如莫高窟官方介绍)。
4. 常见误解辨析
– 误记作者:有人误将此诗归于岑参(因其擅长边塞诗),但王维的“诗中有画”风格更贴合此句。
– “孤烟”释义:部分学者提出“孤烟”可能是沙漠旋风(尘卷风),但主流观点仍支持烽烟说。
5. 总结
“大漠孤烟直”不仅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运用的典范。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印证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