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重锦官城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花重锦官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定居成都草堂期间所作,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原诗全文: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重点内容解析
1. “花重锦官城”的含义
–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因三国时期蜀汉在此设锦官管理织锦而得名。
– “花重”指雨后花朵饱含水分,显得沉甸甸的,同时也暗示繁花似锦的景象。
–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雨后成都繁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画面。
2. 杜甫与成都的关系
–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建草堂定居,创作了大量描写当地风物的诗作。
– 《春夜喜雨》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体现了杜甫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1. 城市品牌宣传
– 成都市常以“花重锦官城”作为旅游宣传语,突出其“天府之国”的富庶与诗意。
– 例如:成都文旅局推出的“春日赏花”活动中,直接引用此句作为主题标语。
2. 文学与艺术创作
– 当代诗人余光中在《成都行》中化用此句:“雨后锦官城,花重千年梦”,致敬杜甫。
– 2023年央视纪录片《诗词中国》中,专门用此句展现成都的历史文化底蕴。
总结
“花重锦官城”不仅是杜甫笔下春雨润物的经典意象,更成为成都的文化符号。其艺术价值和地域关联性使其跨越千年仍被广泛传播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