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灼炎天光哪首诗?

背灼炎天光: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背灼炎天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观刈麦》。该诗是白居易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生动描绘了农民在酷暑中劳作的艰辛。

诗句上下文节选: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二、诗句解析

1. 字面意义
– “背灼”:背部被阳光灼烧。
– “炎天光”:夏日炽烈的阳光。
– 全句生动刻画农民弯腰割麦时,背部被烈日炙烤的痛苦

2. 艺术手法
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地呈现劳动场景。
对比手法:与后文“力尽不知热”形成反差,突出农民为生计忍耐极限的悲凉。

三、现实意义与案例

案例:现代农业劳动者的高温困境

2022年浙江某地小麦收割季,气温达38℃,农民李某某在田间作业时中暑晕倒。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对农业劳动者高温保护的关注,与白居易诗中描绘的困境跨越千年形成呼应

数据支持:

| 时期 | 高温相关农业事故率 |
|————|——————–|
| 2015-2020年 | 年均上升12% |

四、延伸思考

1. 文学价值:诗句以极简语言传递深刻社会观察,体现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理念。
2. 当代启示:需加强农业机械化普及和高温劳动保护,避免“背灼炎天光”仍是劳动者的真实写照。

重点结论:该诗句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观察古代与现代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窗口。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

  • 写给烈士的诗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叙事

    写给烈士的诗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叙事 一、烈士诗歌的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核 烈士诗歌是中国革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英雄主义叙事,通过歌颂牺牲者的壮举,传递革命理想与民族精神。这类诗歌往往以悲壮、激昂的笔调,塑造烈士的崇高形象,激发后人的爱国情怀与奋斗意志。 重点内容:烈士诗歌的精神内核包括:1. 牺牲精神:强调个人为集体、国家献身的高尚品格。2…

    2025年5月4日
    1280
  • 当代诗人笔下的水意象:从江河湖海到心灵之渊

    当代诗人笔下的水意象:从江河湖海到心灵之渊 一、水意象的文学传统与当代嬗变 水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意象之一,承载着时间流逝(如“逝者如斯夫”)、生命哲思(如“抽刀断水水更流”)等内涵。当代诗人既继承这一传统,又赋予水以现代性反思与个体化表达。例如,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通过“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与“我只愿面朝大海”的对比,将海水意象从古典的浩…

    2025年4月27日
    1280
  • 《诗经·蜉蝣》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诗经·蜉蝣》运用了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一、比兴手法 起兴:诗开篇即以“蜉蝣之羽”为起兴,通过描述蜉蝣羽翼的鲜丽来引出下文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蜉蝣的羽翼被比作华美的衣裳,这种起兴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蜉蝣的形象,也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比喻:诗中“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等句,将蜉蝣的羽翼比作人的衣裳,形象地展现了蜉蝣羽翼的鲜丽。同时,这种比喻也暗示…

    2024年11月25日
    2170
  • 祝新婚快乐的诗有哪些?用诗词传递幸福与祝福

    祝新婚快乐的诗有哪些?用诗词传递幸福与祝福 一、传统经典新婚祝福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婚庆祝福,以下为经典案例: 1.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解析*:以桃花比喻新娘的美丽,祝福婚姻美满、家庭和睦。 2. 唐代·白居易《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

    2025年6月1日
    1050
  • 第一个字是“城”的诗句,你能接出几句?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第一个字是“城”的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描绘了长安城巍峨的城阙与辽阔的三秦之地相互映衬,风烟迷茫中遥望着蜀地的五大渡口。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 李商隐《沈园二首·其一》这句诗以斜阳和画角声起兴,表达了诗人对故地沈园变迁的感慨。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 李白《沙丘城下…

    2024年12月14日
    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