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内容: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西湖的晴雨景色与美女西施的妆容相类比,强调西湖无论晴雨都美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核心意象
“西子”(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极致的美。
“淡妆浓抹”:比喻西湖的晴雨两种状态——晴天如浓妆明艳,雨天如淡妆清雅。

2. 艺术手法
比喻新颖:首次将西湖与西施并提,后世“西子湖”成为西湖代称。
对立统一:通过“晴”与“雨”、“淡”与“浓”的对比,展现和谐之美。

重点内容:此诗奠定了西湖的文化意象,成为描写风景的经典范式。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影响

1. 旅游宣传
– 杭州市官方常引用此句推广西湖,如G20峰会宣传片标题《淡妆浓抹总相宜》,突出西湖的多元魅力。

2. 美学评论
– 设计师在讲解色彩搭配时,借用“淡妆浓抹总相宜”强调自然与修饰的平衡(案例:某化妆品广告文案)。

3. 跨文化传播
– 诗句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英文版本“The West Lake is like the Fair Lady, Whether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收录于《中国古诗词选译》。

总结

苏轼的这句诗不仅是对西湖的赞美,更蕴含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和之美”的哲学思想。重点内容: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和商业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两情若在长久时出自哪首诗?

    两情若在长久时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词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北宋时期,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爱情观。 重点内容:– 作者:秦观(1049-1100),”苏门四学士”之一&#82…

    2025年6月24日
    330
  • 苏轼有哪些诗是想象的诗?穿越千年与东坡共赏奇幻

    苏轼想象诗研究:穿越千年与东坡共赏奇幻 一、苏轼诗歌中的想象特质 苏轼(1037-1101)作为宋代文学巨匠,其诗作以豪放洒脱和奇幻想象著称。他常通过时空穿越、神话重构和超现实意象,打破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展现独特的艺术境界。 重点内容:苏轼的想象诗不仅体现个人豁达的宇宙观,更暗含对生命、政治的哲思,如《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时空观。 &#…

    2025年4月25日
    1640
  • 秋水为神玉为骨,何以形容人之美貌?

    “秋水为神玉为骨”是一句极富诗意和画面感的语言,常用来形容人之美貌,尤其是形容女性或具有高雅气质的人物的美貌。这句话通过两个生动的意象——秋水和玉,来描绘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容貌,充满了赞美和敬仰之情。 秋水为神 “秋水”在这里用作比喻,指的是人的眼神如秋水般清澈深邃。秋水,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道美丽景观,以其清澈透明、深邃无垠的特点而著称。将人的眼神比作秋水…

    2025年1月1日
    1950
  • 林升的诗有哪些

    林升,南宋诗人,字梦屏,浙江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艺术感染力而著称。以下是林升的主要诗作介绍: 1. 《题临安邸》 这是林升最为人所知的诗作,被纳入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中。全诗如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作背景:南宋时期,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南宋小朝…

    2024年9月15日
    2250
  • 叙述白居易的诗有哪些?从《琵琶行》看叙事诗巅峰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从《琵琶行》看叙事诗巅峰 一、白居易诗歌的主要类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讽喻诗: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 – 例:《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直指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 2…

    2025年4月29日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