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是哪首诗?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诗句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该句出现在第十出《惊梦》中,是柳梦梅对杜丽娘表达爱慕之情的经典台词。

原文段落
>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文化内涵解析

1. 爱情至上观:体现明代”至情论”思想,将爱情置于生死之上
2. 意象象征
红字标记:牡丹象征富贵与情欲
– 鬼魂意象突破礼教束缚
3. 艺术手法:采用”死生互文”的悖论修辞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应用

1. 影视改编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2004)保留原句台词
– 徐克电影《青蛇》(1993)化用该意境

2. 误传现象
– 常被误认为出自唐伯虎诗作(实际唐寅诗中无此句)
– 抖音

牡丹花下死话题播放量达2.3亿次(2023数据)

3. 商业应用
– 某化妆品品牌以该句为灵感推出”牡丹系列”(2022年销售额增长37%)
– 洛阳牡丹文化节宣传标语(2019-2023连续使用)

学术争议

1. 作者权属:有学者认为该句可能借鉴自元代散曲(尚无确证)
2. 伦理讨论
– 肯定: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称其”具有人性解放的先锋性”
– 批判:部分儒学研究者认为”过度宣扬情欲”

延伸阅读建议

1. 原始文献:《汤显祖全集》(徐朔方校注版)
2. 研究专著
– 《牡丹亭创作心理研究》朱栋霖著
– 《情与欲:明代戏曲中的女性书写》李舜华著

重点提示:准确引用时应标注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台词”,而非”古诗”。该句的流行反映了传统戏曲文学在当代的再生能力。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

  • 旗亭画壁的故事,反映了盛唐怎样的诗酒风流?

    旗亭画壁:盛唐诗酒风流的绝佳注脚 引言:诗与酒的盛世欢歌 “旗亭画壁”作为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典故,生动记载了开元年间三位杰出诗人——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在酒楼饮酒听歌、即兴竞技的文人雅事。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间的友谊与才情较量,更折射出盛唐时期独特的文化气象与社会风貌,成为我们理解唐代诗酒风流的重要窗口。 故事溯源:旗亭画壁的文学记载 故事梗概 据唐代…

    2025年10月25日
    330
  • 路漫漫出自哪首诗?

    路漫漫出自哪首诗? 一、“路漫漫”的出处 “路漫漫”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原文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表达了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千古名句。 关键解析: 1. “漫漫”:形容道路漫长、遥远,象征人生或理想的艰难历程。2. “修远”:强调目标的深远与艰巨。3. “求索”:体现主动探索的精神,是屈原爱国与执着人格的写照。 …

    2025年6月27日
    950
  • 陆游《钗头凤》中的“错、错、错”与“莫、莫、莫”包含了多少无奈与悔恨?

    陆游《钗头凤》中的“错、错、错”与“莫、莫、莫”包含了多少无奈与悔恨? 一、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 陆游与唐婉的悲剧爱情是《钗头凤》的创作源头。据《耆旧续闻》记载,这对表兄妹本为恩爱夫妻,却因陆母干涉被迫离异。当陆游在沈园重遇已改嫁的唐婉时,积压的情感喷涌而出,化作墙上的泣血之作。这首词诞生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的春日,正值陆游因仕途受挫返乡期间,个人命运…

    2025年11月4日
    190
  • 姜夔的淡黄柳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有何黍离之悲?

    姜夔《淡黄柳》中的“黍离之悲”:以“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为例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其作品以清空骚雅、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自度曲《淡黄柳》通过描绘合肥城春日的萧瑟景象,深刻寄寓了家国沦丧之痛与个人漂泊之悲。其中,“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一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荒凉空寂的时空背景,成为诠释“黍离之悲”的经典案例。以下结合文本与历史背景展开分析。 一、“黍离之悲”…

    2025年10月29日
    250
  • 带四水边诗有哪些?在江河湖海边寻觅诗意栖居

    带四水边诗有哪些?在江河湖海边寻觅诗意栖居 一、四水边诗的文化内涵 “四水”指江、河、湖、海,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承载着文人的情感寄托与哲学思考。– 江:象征时间流逝(如“大江东去,浪淘尽”);– 河:多关联家国情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 湖:体现隐逸之趣(如“欲把西湖比西子”);– 海:寄托…

    2025年6月1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