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玉门关的诗句?

Random Image

关于玉门关的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玉门关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孤城的寂寥,展现了边塞的雄浑与悲壮。
  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出处:唐·戴叔伦《塞上曲》
    • 赏析:表达了诗人希望以身许国、不畏生死的豪情壮志,玉门关成为了这种忠贞精神的象征。
  3.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出处:唐·李白《关山月》
    • 赏析:这句诗以壮阔的笔触描绘了长风万里、吹度边关的景象,展现了玉门关的遥远与辽阔。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
    • 赏析:这句诗通过羌笛与杨柳的意象,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同时,“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暗喻了朝廷对边塞将士的关怀不足。
  5.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 出处: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 赏析:这句诗直接描绘了玉门关的孤独与荒凉,黄沙万里、白草枯黄,展现了边塞的严酷环境。
  6.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出处:唐·戴叔伦《塞上曲》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以身许国、保卫边疆的决心,玉门关成为了这种忠贞精神的象征。
  7.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 出处:唐·佚名《咏史诗·玉门关》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安定与将士的功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玉门关的深情回望。
  8.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出处:唐·柳中庸《征人怨》
    • 赏析:这句诗以“岁岁”、“朝朝”强调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重复,玉门关与金河成为了这种艰辛生活的代表。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这些诗句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流传千古。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相关推荐

  • 题画诗有哪些竹子特点?竹子意象在题画诗中的象征

    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与意象象征 # 一、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 # 1. 形态的简练与神韵的突出 题画诗中的竹子常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其形态,强调“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画家通过疏密、虚实的变化表现竹子的挺拔与灵动,而诗人则用语言补足画中未尽之意。例如:>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2025年5月31日
    510
  • 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何形容黄河的壮阔?

    “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诗本身就已经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若要进一步形容黄河的壮阔,可以围绕其蜿蜒曲折、浩渺无垠、沙石滚滚等特点进行展开。以下是一段形容黄河壮阔的文字: 黄河,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九曲十八弯,绵延万里,气势磅礴。那滔滔的河水,携带着万里的黄沙,奔腾不息,仿佛是天地间最雄浑的乐章。河面宽阔,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展现出一种无与伦比…

    2025年1月9日
    1580
  • 沁园绝句诗有哪些?词牌与诗体的跨界融合现象

    沁园绝句诗有哪些?词牌与诗体的跨界融合现象 一、沁园绝句诗的定义与特点 沁园绝句诗是指以“沁园春”词牌为灵感或框架创作的绝句诗。绝句作为传统诗体(四句,五言或七言),通常不依赖词牌格律,但部分诗人尝试将词牌的意境、句式或主题融入绝句中,形成独特的跨界融合现象。 重点内容:沁园绝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词作,而是通过绝句形式表现“沁园春”词牌的典型意象(如咏物、抒怀…

    2025年5月4日
    690
  • 高中的近代诗有哪些?教材必选篇目与赏析指南

    高中的近代诗有哪些?教材必选篇目与赏析指南 近代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材中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近代社会的变革与诗人的情感表达。以下是高中教材中常见的近代诗篇目及其赏析指南。 一、教材必选近代诗篇目 1. 徐志摩《再别康桥》 重点内容:这首诗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康桥(剑桥大学)的眷恋与离别的惆怅。诗中运用了轻盈的节奏和…

    2025年5月8日
    700
  • 关於春天的诗有哪些?古今诗人笔下的万物复苏

    古今诗人笔下的万物复苏:关於春天的诗有哪些? #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天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对春天的描绘源远流长,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 # 1. 初春的生机勃发 –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以拟人手法突出春雨的灵性,”润物细无声”成为描写春雨的经典意…

    2025年5月8日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