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自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咏物诗《不第后赋菊》。全诗如下: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重点解析:
– 诗句以菊花喻指起义军的铠甲,展现黄巢推翻旧政权的野心。
– “黄金甲”既指菊花花瓣,也暗喻武装力量,象征权力与反抗。
2. 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
黄巢多次科举落第后写下此诗,借菊花抒发动荡时代的政治抱负:
– 实际案例:
– 黄巢后来领导起义军攻入长安(879年),短暂建立政权,诗中“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现实。
– 后世引用此句多形容宏大场面(如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宫廷政变为主题,呼应诗句的权谋意象)。
3. 文化影响与误读
– 常见误区:
– 误认为诗句描写自然秋景,实为政治隐喻。
– 电影片名借用诗句,但内容与黄巢起义无关,体现商业创作对古典文本的再诠释。
4. 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此诗可能为后人伪托,但主流观点仍归为黄巢作品,因其与黄巢的起义经历高度契合。
结论:诗句以菊花为喻,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结合,成为唐代造反文学的经典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