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自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咏物诗《不第后赋菊》。全诗如下: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重点解析
– 诗句以菊花喻指起义军的铠甲,展现黄巢推翻旧政权的野心。
– “黄金甲”既指菊花花瓣,也暗喻武装力量,象征权力与反抗

2. 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

黄巢多次科举落第后写下此诗,借菊花抒发动荡时代的政治抱负:
实际案例
– 黄巢后来领导起义军攻入长安(879年),短暂建立政权,诗中“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现实。
– 后世引用此句多形容宏大场面(如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宫廷政变为主题,呼应诗句的权谋意象)。

3. 文化影响与误读

常见误区
– 误认为诗句描写自然秋景,实为政治隐喻
– 电影片名借用诗句,但内容与黄巢起义无关,体现商业创作对古典文本的再诠释。

4. 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此诗可能为后人伪托,但主流观点仍归为黄巢作品,因其与黄巢的起义经历高度契合。

结论:诗句以菊花为喻,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结合,成为唐代造反文学的经典代表。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百花园中花似锦出自哪首诗?

    百花园中花似锦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百花园中花似锦”出自明代诗人唐寅(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全句为:“百花园中花似锦,花间酌酒赏花人。”该诗是唐寅晚年隐居苏州桃花坞时所作,以狂放不羁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 …

    2025年7月1日
    820
  • 古代诗人之间的友谊,有多令人羡慕?

    古代诗人之间的友谊,有多令人羡慕? 在中国古代文坛,诗人之间的情谊超越了寻常社交,成为文学史与精神史交织的传奇。这种建立在精神共鸣、艺术切磋与命运共济基础上的情感联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景观。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唐宋的黄金时代,会发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背后,藏着一段段令人动容的知己之情。 一、灵魂共振:李白与杜甫的“仙圣之交” 天宝三载(744年),…

    3天前
    60
  • 敕勒歌如何用短短几句唱出草原的辽阔?

    《敕勒歌》如何用寥寥数语勾勒草原的壮阔图景 一、空间结构的立体化构建 《敕勒歌》通过天地关系的视觉组合,在纵向维度构建出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开篇”敕勒川,阴山下”以地理坐标确立水平方向的广袤平原,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则通过游牧民族熟悉的穹庐意象,将二维平面拓展为三维立体空间。这种将天空具象为蒙古包的表现手法,…

    3天前
    20
  • 12月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充满冬意的篇章?

    12月,作为一年之末,承载着岁末年初的特有情感与景象,自古以来便是诗人墨客笔下频繁描绘的对象。以下是一些充满冬意的12月诗句: 直接描绘12月或冬季景象的诗句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 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 唐彦谦《第三溪》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

    2024年12月15日
    2580
  • 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有哪些能体现节日氛围?

    以下是一些能够体现传统节日氛围的诗句: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述:描绘了春节除旧布新的景象,爆竹声中旧岁辞去,春风送暖,家家户户忙着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元宵节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诗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2024年12月19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