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是哪首诗?

曹植七步成诗是哪首诗?

历史背景与典故

曹植七步成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据记载,魏文帝曹丕因忌惮弟弟曹植的才华,命其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将处以极刑。曹植在生死关头,以惊人的才华即兴创作,完成了《七步诗》

《七步诗》的原文与版本

《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主要版本,内容略有差异:

版本一(常见版)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版本二(《三国演义》引用版)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重点内容:两个版本的核心思想一致,均以“豆与豆萁”比喻兄弟相残,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曹植的急智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实际案例分析

1. 文学价值

《七步诗》是中国古代讽喻诗的典范,通过简单的意象(豆与萁)表达深刻的主题。例如:
“同根生”:强调兄弟血缘关系。
“相煎何太急”:直指曹丕的迫害,情感强烈。

2. 历史影响

– 后世常引用此诗劝诫兄弟和睦,如清代《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化用此诗劝解家族矛盾。
– 现代教育中,《七步诗》被选入教材,作为古典诗歌赏析的经典案例。

争议与考证

部分学者认为《七步诗》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作,理由包括:
1. 《三国志》未记载此事,首见于南朝《世说新语》。
2. 诗歌风格与曹植其他作品(如《洛神赋》)差异较大。
但主流观点仍认可其真实性,因典故与曹植的遭遇高度契合。

结论

《七步诗》是曹植七步成诗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隐喻和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年。无论是否完全符合史实,它已成为中国文化中兄弟阋墙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与思想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有哪些带雨的诗?从清明时节到巴山夜雨的意境图谱

    从清明时节到巴山夜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意象图谱 一、雨作为时间标记:节气与物候的象征 清明时节的雨是古典诗歌中最具标志性的时间符号。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通过细雨营造出迷蒙凄清的节日氛围,雨既是自然现象,也暗示祭扫者的哀思。 案例对比:–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25年5月8日
    1010
  •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 一、白花的象征意义:文化传统与情感载体 白花在诗歌中常承载多重文化符号,其象征意义可追溯至东西方传统:1. 纯洁与哀悼: – 西方文学中,白百合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圣洁(如但丁《神曲》),而白玫瑰则代表无瑕之爱。 – 中国诗词以白菊、白梅喻示高洁品格,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2025年5月8日
    990
  • 汪伦送李白的诗是哪一首?

    汪伦送李白的诗是哪一首? 背景介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与汪伦的友谊被传为佳话。汪伦是唐代泾县(今安徽泾县)的一位普通村民,而李白则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两人的交往因一首诗而流传千古。 重点内容:汪伦送李白的诗 汪伦并未直接为李白作诗,而是李白在离开泾县时,为汪伦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

    2025年6月28日
    670
  • 坚持的力量,在哪些诗句中得到颂扬?

    坚持的力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通过“坚韧不拔”的品质得以颂扬,许多诗人都通过诗句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毅力、执着与不屈精神。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展现了这种力量: 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明·郑板桥《竹石》 这句诗通过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坚持的力量。竹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它依…

    2024年12月27日
    2130
  • 临渊羡鱼出自哪首诗?

    临渊羡鱼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 一、成语”临渊羡鱼”的原始出处 “临渊羡鱼”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为:”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引用的一句古语。 值得注意的是:– 该句并非出自某首具体诗歌,而是源自古代谚语…

    2025年6月28日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