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了少年头”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白了少年头”出自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是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以慷慨激昂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精忠报国、收复河山的壮志豪情,以及壮志未酬、时光易逝的悲愤。
原词节选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标红重点: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千古名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 全词以“怒发冲冠”开篇,气势磅礴,展现了岳飞强烈的家国情怀。
—
二、诗句解析
1. 核心思想
– 珍惜时间:以“白了少年头”警示虚度光阴的后果。
– 家国情怀:结合岳飞抗金的背景,强调为国奋斗的紧迫性。
2. 艺术手法
– 对比:“三十功名”与“尘与土”对比,体现功名的渺小;
– 意象:“云和月”象征征途的艰辛,“白了少年头”具象化时间流逝。
—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教育领域
– 许多学校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作为校训,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如河南某中学的“岳飞文化进校园”活动)。
案例2:企业文化
– 部分企业引用此句倡导高效执行(如某科技公司以“白了少年头”为主题开展时间管理培训)。
案例3:影视作品
– 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多次引用此词,强化主角的悲壮形象。
—
四、延伸知识
– 岳飞《满江红》的真伪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此词为明代托名之作,但主流观点仍归为岳飞作品。
– 类似主题诗句: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
结语
“白了少年头”不仅是古典诗词的经典意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持续激励后人珍惜时光、奋发有为。其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时间哲学,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