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首诗?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一、诗句的原始出处

“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是陆游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的作品。

全诗内容: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二、诗句的深层解读

1. 字面意境

“柳暗”指柳树成荫的幽暗景象,“花明”则是鲜花明媚的亮丽画面。这两个意象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视觉反差营造出峰回路转的惊喜感。

2. 哲学寓意

诗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 困境中的转机(“疑无路”到”又一村”
– 坚持后的突破
– 辩证的发展观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商业转型

某传统制造业企业在2019年面临破产危机(“山重水复”阶段),通过数字化转型开辟电商渠道,2022年实现200%业绩增长(“柳暗花明”成果)。

案例2:科研突破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研究量子通信时,经历3年实验失败(疑无路),最终在第427次实验中取得关键突破(又一村),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四、文化影响

1. 成语演化:衍生出”柳暗花明”成语
2. 国际传播: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
– 英文译本:”Beyond dark willows and bright flowers—another village”
3. 现代引用
–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解说词
– 多部影视剧名称(如《柳暗花明》)

五、学习建议

要准确理解这句诗,建议:
1. 结合陆游被贬经历的背景
2. 对比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
3. 实地考察绍兴鉴湖一带的江南村落景观

这句流传800年的诗句,至今仍在激励人们以乐观态度面对挑战,其价值已超越文学范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汉乐府的诗有哪些?民间乐府诗的精华荟萃

    汉乐府的诗有哪些?民间乐府诗的精华荟萃 一、汉乐府概述 汉乐府是汉代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采集民间歌谣、创作宫廷乐章。其诗歌作品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特点,真实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民众情感。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等类别,其中民间乐府诗尤为珍贵,成为后世文学研究的重点。 — 二、汉乐府的代表作品 1. 《陌…

    2025年4月14日
    1220
  • 宋朝有哪些被低估的诗?历史尘埃中的遗珠之作

    宋朝有哪些被低估的诗?历史尘埃中的遗珠之作 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以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诗人广为人知。然而,在主流名篇之外,还有许多被低估的佳作因历史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关注。本文将挖掘这些“遗珠”,结合具体案例,展现宋诗的多元魅力。 一、为何宋诗存在“被低估”现象? 1. “以词压诗”的文学史观:宋代词作成就斐然,导致诗歌(尤其是非名家之作)长…

    2025年4月22日
    1130
  • 古代著名伯乐诗有哪些?知音难觅的文学隐喻

    古代著名伯乐诗有哪些?知音难觅的文学隐喻 一、伯乐与知音: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隐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伯乐“是识才、荐才的象征,而”知音“则代表精神共鸣的稀缺性。这一隐喻源自《列子·汤问》中”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典故,后演化为文人表达怀才不遇或渴求知音的主题。 重点内容:伯乐诗的核心…

    2025年5月23日
    1100
  •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二月垂杨未挂丝”出自唐代诗人张敬忠的《边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早春景象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边关与内地的气候差异。 重点内容:该诗创作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当时张敬忠以监察御史身份巡边,目睹边塞春迟之景有感而作。 二、全诗内容与赏析 《边词》全文:“`五原春色旧…

    2025年6月24日
    860
  • 有哪些现代诗短小精悍?在碎片化阅读中感受诗意

    现代短诗的隽永魅力:在碎片化阅读中感受诗意 一、短小精悍的现代诗为何适合碎片化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瞬间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为填补碎片时间的理想选择。– 篇幅短:通常不超过10行,甚至仅有一两句(如俳句)。– 意象鲜明:通过具体画面传递抽象情感,如顾城《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年5月29日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