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出自哪首诗?

采菊东篱下:出处、背景与文化意蕴

一、诗句出处

“采菊东篱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如下: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创作于其归隐田园时期,表达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逸思想。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采菊东篱下”
菊花象征高洁隐逸,陶渊明以菊自喻,展现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东篱成为后世文人田园生活的经典意象,如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

2. “悠然见南山”
南山(庐山)是陶渊明隐居地的实景,暗含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重点内容:这两句诗通过白描手法,将日常劳作(采菊)与自然景观(南山)结合,传递出物我两忘的意境。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化符号的延续
– 现代园艺中,“东篱”常被用作庭院设计主题,如北京“东篱农庄”以陶诗为灵感,打造田园风格景观。
案例:杭州某茶馆以“采菊东篱下”命名包厢,营造隐逸氛围。

2. 商业品牌借鉴
– 茶叶品牌“东篱菊”直接引用诗句,强调产品天然、宁静的特质。

3. 教育意义
– 中小学语文教材将本诗作为田园诗代表作,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隐逸文化。

四、总结

“采菊东篱下”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精神的写照,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田园隐逸的象征。其影响跨越千年,渗透于文学、艺术乃至现代生活,展现了经典诗句的永恒魅力。

重点内容:学习此诗需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及魏晋时代背景,才能深入理解其反抗世俗、追求自由的核心思想。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林深的诗句,哪些触动了你的心弦?

    嘿,小伙伴们,小阿giao来啦!一起探寻林深诗句中的心动瞬间!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的小阿giao又带着新知识来啦!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那片神秘而深邃的树林,去探寻那些藏在林深之处的诗句,看看哪些能触动我们的心弦。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诗意盎然的探险之旅吧! 林深见鹿,诗中有情 一提起林深,小阿giao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茂密的树…

    2024年10月13日
    2890
  • 关于云的谚语和诗句,你了解多少?

    关于云的谚语和诗句,我了解不少,下面分别列举一些: 云的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关于云的谚语,反映了人们对云的观察和气象变化的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云绞云,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暴热黑云起,雹子…

    2024年12月20日
    1790
  • 苏轼抗敌诗考:哪些作品展现了东坡居士的铁血丹心?

    苏轼抗敌诗考:哪些作品展现了东坡居士的铁血丹心? 一、苏轼抗敌诗的历史背景 苏轼(1037—1101)生活的北宋中后期,外患频仍,辽、西夏等政权长期威胁中原。尽管苏轼以“豪放词宗”闻名,但其诗作中不乏忧国忧民的篇章,尤其在与西夏对峙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重点内容:苏轼虽未亲临战场,但其任职陕西凤翔、密州等地时,直面边防危机,诗风逐…

    2025年6月7日
    830
  • 努力加餐饭出自哪首诗?

    探寻“努力加餐饭”的诗句出处 一、重点内容标红:诗句来源 “努力加餐饭”出自汉代佚名诗人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组诗,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 二、原诗全文及背景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努力加餐饭,努力加餐饭。“` 创作背景: 1. 创…

    2025年7月1日
    640
  • 梵尼诗留声机有哪些?黑胶文化复兴中的诗意与机械美学融合

    梵尼诗留声机有哪些?黑胶文化复兴中的诗意与机械美学融合 一、梵尼诗留声机品牌概览 梵尼诗(Vannys)是近年来崛起的高端留声机品牌,以复古设计与现代技术融合为核心,主打黑胶唱机、蓝牙音响等多功能产品。其产品线覆盖入门级到收藏级,满足不同用户对黑胶文化的需求。 1. 经典系列:梵尼诗M1 – 设计亮点:胡桃木机身、黄铜唱臂、皮质手提箱设计,兼具机…

    2025年5月28日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