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幽篁里是哪首诗?

独坐幽篁里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独坐幽篁里”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竹里馆》。该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收录于《辋川集》二十首中,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二、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重点内容标红
“幽篁”:指幽深的竹林,营造静谧孤高的意境。
“明月来相照”:以自然景物为伴,体现天人合一的禅意。

三、诗歌艺术特色

1. 以简驭繁:仅20字勾勒出画面、声音与心境。
2. 动静结合:弹琴长啸(动)与深林明月(静)形成对比。
3. 禅意深远:反映王维“诗佛”风格,“无我之境”的典型代表。

四、实际案例: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与正解

误读案例
西方译者曾将“长啸”直译为“shout loudly”,忽略了其作为古代文人抒怀方式的文化内涵。
正解示范
哈佛大学宇文所安译本译为“whistle”,更贴近“清越高歌”的意境,准确传递了诗人的孤傲心境。

五、文学史地位

此诗被列入“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十大经典”,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王维用月光完成了对孤独的救赎。”现代书法家常以该诗为创作题材,如故宫藏有明代文徵明行书《竹里馆》立轴(见图1)。

> 图1:文徵明《竹里馆》书法局部
> ![竹里馆书法示例](https://example.com/image.jpg) (注:此处为示例链接,实际使用需替换为真实图片)

六、延伸思考

当代人可从诗中学习“独处智慧”,心理学家引用此诗说明:“高质量的孤独是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存在主义心理学》2022版)。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西湖诗作大盘点:哪些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

    西湖诗作大盘点:哪些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 一、西湖的文学地位与自然魅力 西湖作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其“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的四时变幻之美,被历代诗人以精妙笔触镌刻于诗行中。 二、经典西湖诗作分类赏析 1. 全景式描绘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2025年6月10日
    820
  • 陶渊明诗研究书单:理解五柳先生的必读书目

    陶渊明诗研究书单:理解五柳先生的必读书目 陶渊明(365—427),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杰出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其诗风平淡自然,内容多表现田园生活与隐逸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书单精选了研究陶渊明诗歌的权威著作,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文学成就与思想内涵。 一、基础研究著作 1. 《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校注) – 重…

    2025年5月17日
    940
  • 有哪些托物言志的诗?诗词中借物抒怀的佳作鉴赏

    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诗词中借物抒怀的佳作鉴赏 一、托物言志的定义与特点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事物的特征,寄托自己的志向、情感或哲理。这种手法既含蓄又深刻,能够通过意象的象征性引发读者共鸣。 核心特点:1. 借物喻人:将人的品格、命运与物象关联(如梅兰竹菊象征君子)。2. 情景交融:物象与情感浑然一体,避免直白抒情。3. 以…

    2025年4月14日
    1800
  • 景物诗的双面性:古代诗人如何通过写景实现借景抒情?

    景物诗的双面性:古代诗人如何通过写景实现借景抒情? 一、景物诗的双重功能 景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类型,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自然意象的描摹传递主观情感。这种创作手法形成了“写景”与”抒情”的双面性:表面是对客观景物的再现,实质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精辟指出:”情景名为二,而…

    2025年6月7日
    800
  • 搜集童诗有哪些实用方法?精选儿童诗歌推荐与创作指南

    搜集童诗的实用方法与创作指南 一、搜集童诗的实用方法 1. 利用图书馆与书店资源 – 儿童文学专区:公共图书馆和书店通常设有儿童文学专区,可找到经典童诗集,如《金子美铃童谣集》《顾城儿童诗选》。– 分类检索:按“儿童诗歌”“童谣”等关键词检索,或询问图书管理员推荐。 2. 线上平台与数据库 – 专业网站:如“中国儿童文学网…

    2025年4月23日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