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坐幽篁里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独坐幽篁里”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竹里馆》。该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收录于《辋川集》二十首中,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二、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 重点内容标红:
– “幽篁”:指幽深的竹林,营造静谧孤高的意境。
– “明月来相照”:以自然景物为伴,体现天人合一的禅意。
三、诗歌艺术特色
1. 以简驭繁:仅20字勾勒出画面、声音与心境。
2. 动静结合:弹琴长啸(动)与深林明月(静)形成对比。
3. 禅意深远:反映王维“诗佛”风格,“无我之境”的典型代表。
四、实际案例: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与正解
– 误读案例:
西方译者曾将“长啸”直译为“shout loudly”,忽略了其作为古代文人抒怀方式的文化内涵。
– 正解示范:
哈佛大学宇文所安译本译为“whistle”,更贴近“清越高歌”的意境,准确传递了诗人的孤傲心境。
五、文学史地位
此诗被列入“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十大经典”,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王维用月光完成了对孤独的救赎。”现代书法家常以该诗为创作题材,如故宫藏有明代文徵明行书《竹里馆》立轴(见图1)。
> 图1:文徵明《竹里馆》书法局部
>  (注:此处为示例链接,实际使用需替换为真实图片)
六、延伸思考
当代人可从诗中学习“独处智慧”,心理学家引用此诗说明:“高质量的孤独是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存在主义心理学》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