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全诗如下: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诗句解析

1. 核心思想
诗句通过自然界的草木枯荣江河东流比喻时光易逝,强调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少壮不努力”:年轻时虚度光阴。
“老大徒伤悲”:年老时只能空留悔恨。

2. 修辞手法
比喻:用“葵花朝露”“百川到海”象征时间不可逆。
对比:少壮与老大的状态形成强烈反差。

三、实际案例

案例1:历史人物——方仲永

宋代王安石《伤仲永》记载,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赋异禀,但因年少时未持续学习,成年后沦为普通人,印证了“老大徒伤悲”的警示。

案例2:现代职场现象

某调查显示,35岁以上未掌握核心技能的职场人,面临裁员风险更高。许多人后悔年轻时未提升能力,与诗句的警示高度吻合。

四、诗句的现实意义

1. 教育领域:常被用于激励学生珍惜学习时间。
2. 职场发展:提醒年轻人尽早规划职业路径。
3. 个人成长: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五、总结

“老大徒伤悲”不仅是古典诗歌的经典名句,更是跨越千年的人生智慧。它警示人们:时间不可逆,行动在当下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悯农诗中的民生关怀:李绅之外还有哪些经典?

    悯农诗中的民生关怀:李绅之外还有哪些经典? 一、引言:悯农诗的历史背景与价值 悯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以描写农民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为核心。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广为人知,但这一传统并非独属于他。从《诗经》到明清诗歌,许多文人通过悯农题材表达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 二、唐代之前的悯农诗经典 1. 《诗经·豳风·七月》…

    2025年4月16日
    650
  • 浮云游子意,下一句是什么?

    “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是“落日故人情”。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全诗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其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深深不舍与眷恋。具体来说,“浮云游子意”比喻游子行踪不定及其漂泊不定的心…

    2025年1月5日
    1600
  • 含有陶渊明的诗有哪些?隐逸传统在历代诗歌中的接受与转化

    含有陶渊明的诗有哪些?隐逸传统在历代诗歌中的接受与转化 一、陶渊明诗歌中的隐逸主题 陶渊明(365—427)是中国文学史上隐逸传统的标志性人物,其诗歌以田园生活和归隐思想为核心。以下为代表性作品:1.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接表达对官场的疏离与对自然的向往。2.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

    2025年5月28日
    280
  • 荷叶碧连天是哪首诗?

    荷叶碧连天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及背景 “荷叶碧连天”并非完整的诗句,而是后人根据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概括的意象。原诗全文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林子方时所作,通过描绘杭州西湖盛夏的荷花盛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离别之情。 —…

    9小时前
    00
  • 谐音诗的古诗有哪些?文字游戏的巅峰之作

    谐音诗的古诗有哪些?文字游戏的巅峰之作 一、谐音诗的定义与价值 谐音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特殊的文字游戏形式,通过同音字或近音字的巧妙运用,实现”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这类作品既展现了汉语的音韵之美,又体现了文人幽默智慧的创作精神,堪称古代文字游戏的巅峰之作。 二、经典谐音诗案例解析 1. 刘禹锡《竹枝词》 > **&#8221…

    2025年5月18日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