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又生是哪一首诗?

春风吹又生是哪一首诗?

1. 诗句出处

“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如下: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重点内容:这句诗以野草的顽强生命力象征离别之情,成为千古名句。

2. 诗句解析

2.1 意象与哲理

野草意象:通过“枯荣”循环展现自然规律,“春风吹又生”突出生命力的坚韧。
哲理延伸:常被用于形容挫折后重振(如企业复苏、个人成长)。

2.2 实际案例

商业领域:某科技公司在经历市场低谷后,通过创新产品“复活”,媒体以“春风吹又生”比喻其逆袭。
教育领域:学生高考失利后复读成功,教师引用此句鼓励其“生命力”。

3. 常见误解

误记为其他诗人作品:因语言通俗,常被误认为杜甫或李白的诗。
混淆类似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重点内容:准确记忆作者和全诗内容,避免张冠李戴。

4. 文化影响

成语化使用:“野火烧不尽”成为形容“无法彻底消灭”的固定表达。
现代改编:流行歌曲、广告文案中频繁化用此句,强化其传播力。

通过本文,读者可清晰掌握诗句出处、内涵及实际应用场景。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南宋的爱国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南宋爱国词的生成背景 # 历史背景 南宋爱国词的产生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政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中原沦陷、国土分裂的现实成为南宋文人心中永远的痛,这种集体性的创伤记忆直接催生了爱国词的创作浪潮。 在政治军事层面,南宋朝廷长期面临北方金元的军事威胁,主战派与主和…

    4天前
    30
  • 牙牙学语类的成语,你知道几个?来探索与婴儿语言相关的成语

    与“牙牙学语”类似,形容婴儿学习说话或相关情境的成语有多个,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出自唐代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近义词有“呀呀学语”。 咿呀学语:与“牙牙学语”类似,形容婴儿刚开始学说话时的样子。 哑哑学语:也用来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喃喃自语:形容婴儿或小孩自己…

    2024年10月19日
    3390
  • 现代诗的植物诗有哪些?用现代视角重新定义草木之美

    现代诗中的植物书写:用当代视角重构草木之美 一、植物诗的现代性转向 传统诗歌中的植物多作为象征符号(如梅兰竹菊的道德隐喻),而现代诗通过去符号化和感官还原,赋予草木新的美学内涵。例如:– 顾城《无名的小花》:”野花,星星,点点,像遗失的纽扣,撒在路边”——以童稚视角消解宏大叙事,突出植物的微观生命力。– 海子《…

    2025年4月25日
    1380
  • 古体诗中的职业描写:渔樵耕读如何入诗?

    古体诗中的职业描写:渔樵耕读如何入诗? 一、职业意象的文化内涵 渔樵耕读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基础职业,在诗歌中不仅是谋生手段的写照,更被赋予隐逸、高洁、安贫乐道的象征意义。– 渔:象征超脱世俗(如《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樵:代表山野之趣(王维《终南山》”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025年4月17日
    1780
  • 播放收藏的诗有哪些方式?数字时代的诗歌传播新路径

    数字时代的诗歌传播新路径:播放收藏的诗有哪些方式? 1. 传统媒介的数字化升级 诗歌传播在数字时代突破了纸质载体的限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呈现:– 广播诗歌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夜读诗》栏目采用”音频+图文”模式,每月触达超500万听众– 电子墨水屏设备:Kindle诗歌集用户2023年同比增长37%,海…

    2025年5月8日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