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惊天上人是哪一首诗?

恐惊天上人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恐惊天上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全诗如下:

> 危楼高百尺,
> 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
> 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寺之高,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恐惊天上人”一句通过想象与天人的互动,传递出对高耸建筑的惊叹与对神秘宇宙的敬畏。

2. 重点内容解析

艺术手法:李白运用了夸张(“高百尺”“摘星辰”)和拟人(“恐惊天上人”)的手法,赋予静态建筑以动态的想象力。
文化内涵:诗句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天人感应”的信仰,即人间行为可能影响天界。
语言特色:语言简洁明快,四句二十字,却意境深远,是五言绝句的典范。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教育领域

– 小学语文教材常选用此诗,因其朗朗上口且意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夸张与想象。
– 教师会引导学生模仿创作,例如:“电梯入云端,低头见雾翻。轻声慢步走,恐扰月中仙。”

案例2:文化创意

– 2022年某文旅项目以“恐惊天上人”为主题,设计夜间灯光秀,用投影技术将诗句动态化,吸引游客体验“手可摘星辰”的意境。
– 相关文创产品(如书签、茶杯)印有此句,销量增长30%,证明经典诗句的商业价值。

4. 与其他诗歌的对比

–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样写高处,但侧重壮志;李白则更重奇幻联想。
–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强调视野,而李白聚焦“天人互动”的微妙心理。

5. 总结

“恐惊天上人”不仅是李白诗歌的经典意象,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含蓄敬畏”精神的象征。其跨时代的生命力体现在教育、文旅等多领域,印证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潜力。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李白的诗原始版本有哪些?在古籍中遇见诗仙原貌

    李白的诗原始版本有哪些?在古籍中遇见诗仙原貌 一、李白诗歌的原始版本来源 李白的诗歌原始版本主要依赖于唐代及宋代的古籍文献,包括:1. 《李太白文集》(宋代刻本):现存最早的李白诗集,由宋敏求整理,保留了部分原始风貌。2. 《河岳英灵集》(唐代殷璠编):收录李白诗13首,是唐代选本中较接近原作的一批。3. 敦煌写本:部分残卷如P.2567、P.2552等,保…

    2025年6月1日
    770
  • 小学里陆游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感受爱国情怀

    小学里陆游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感受爱国情怀 一、小学教材中常见的陆游诗作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尤其适合小学生学习。以下是小学阶段常见的陆游诗作: 1. 《示儿》 – 重点内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教育意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是培…

    2025年6月1日
    720
  • 高适的诗有哪些好看?边塞诗人的意境美学

    高适的诗有哪些好看?边塞诗人的意境美学 一、高适的诗歌风格与边塞主题 高适(704—765)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悲壮苍凉著称,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和战士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战争的宏大背景与人文关怀。 重点内容:高适的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通过独特的意境美学,将边塞的荒凉、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豪情融为一体…

    2025年4月11日
    1430
  • 描写秋天的诗有哪些副业元素?秋日诗词中的生活气息

    秋日诗词中的生活气息:描写秋天的诗有哪些副业元素? 一、农事劳作:秋收的繁忙景象 秋天的诗词常以农事为核心,展现古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例如:–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描写秋收打谷的集体劳动场景,“打稻”是典型的农事副业。– 白居易《观刈麦》:&#8…

    2025年4月11日
    1560
  • 花红柳绿出自哪首诗?

    花红柳绿的出处及文学应用 一、花红柳绿的原始出处 重点内容:“花红柳绿”这一意象组合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实际案例:这是该意象最早的完整对仗形式。王维通过红绿对比和雨烟渲染,创造了典型的盛唐田园审美范式。宋代《苕溪渔隐丛话》特别指出:&#8221…

    2025年6月28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