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

1. 诗句的出处

“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原文节选: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诗句的解析

“婵娟”:原指姿态美好的女子,此处代指明月
“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与祝福。

3. 诗句的现代应用

这句诗因其意境深远,常被用于表达思念、团圆的情感,尤其在中秋节期间广泛引用。

实际案例:

1. 中秋节文案
许多品牌在中秋节广告中使用“千里共婵娟”作为主题,例如某月饼品牌的广告语:
“无论相隔多远,中秋之夜,千里共婵娟。”

2. 影视作品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主角在中秋夜吟诵此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3. 国际交流
中国驻外使馆在中秋活动中常引用此句,向海外华人传递祖国的关怀,例如:
“虽隔山海,千里共婵娟——祝海外同胞中秋快乐!”

4. 诗句的文化意义

象征团圆: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的重视。
哲学内涵: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总结

“千里共婵娟”不仅是苏轼词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中华文化中思念与团圆的象征。它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白帝城是哪首诗?

    白帝城是哪首诗? 1. 白帝城与唐诗的渊源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著名历史文化遗址,因其险要地势和深厚文化底蕴,成为唐代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其中最著名的诗作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2.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2.1 诗歌全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2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

    2025年6月27日
    410
  • 刘衍祚有哪些诗?当代诗人刘衍祚作品中的乡土情怀与时代反思

    当代诗人刘衍祚作品中的乡土情怀与时代反思 一、刘衍祚诗歌创作概述 刘衍祚(1968- )是当代中国诗坛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诗人,其作品以深厚的乡土情怀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著称。作为陕西籍诗人,他的创作深深扎根于西北黄土地,同时融合了对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思考。 目前公开出版的刘衍祚诗集包括:1. 《黄土纪事》(2005年)2. 《麦穗上的指纹》(2012年)3. 《旱…

    2025年5月23日
    720
  • 有哪些诗写春天的美景?诗词中的春日盛景与生机勃勃

    诗词中的春日盛景与生机勃勃 一、春景诗词的文化意义 春天作为四季之首,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赋予新生、希望与活力的象征意义。文人墨客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抒发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或寄托人生理想。 二、经典春景诗词赏析 1. 早春之清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2025年6月13日
    540
  • 为义务的诗有哪些?社会责任的诗意表达

    为义务的诗有哪些?社会责任的诗意表达 一、诗歌中的社会责任意识 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社会责任的载体。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传递正义、平等与奉献的精神。例如:–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

    2025年4月29日
    900
  • 含有“人”字的古诗词精选

    以下是一些含有“人”字的古诗词精选,这些诗句来自不同的诗人和词家,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情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看法,以及他为国家尽忠的决心和勇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句描绘了四月时节,山下芳菲已尽,而山寺中的桃花却刚刚盛…

    2024年12月15日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