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高处不胜寒”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思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重点内容
– 该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是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所作。
– “高处不胜寒”既是对天上仙境的想象,也暗喻政治仕途的孤独与风险,反映了苏轼当时被贬后的复杂心境。

2. 诗句的深层含义

2.1 字面与象征意义

字面:想象月宫(琼楼玉宇)的高处寒冷难耐。
象征
权力与地位的孤独:身居高位者面临的孤立与压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轼渴望超脱尘世,却又留恋人间温情。

2.2 实际案例:现代职场与领导力

在企业管理中,高层管理者常面临类似困境。例如:
案例:某科技公司CEO在推行激进改革时,因团队不理解而陷入孤立,最终引用“高处不胜寒”表达其决策压力。
数据支持: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60%的高管认为“孤独感”是领导力的主要挑战之一。

3. 诗句的文化影响

文学引用:后世常以此比喻“成功背后的代价”,如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化用此句。
流行文化: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火云邪神”台词“高处不胜寒”暗喻反派巅峰状态的脆弱性。

4. 总结

“高处不胜寒”不仅是苏轼的个人感慨,更成为跨越千年的普世隐喻,适用于权力、艺术、商业等多领域。其魅力在于将自然意象与人性困境完美融合,引发广泛共鸣。

重点内容
– 该词被收录于《宋词三百首》,是中秋题材的巅峰之作。
– 2020年,NASA曾用此句命名月球南极的低温陨石坑研究项目,致敬其科学诗意。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 屈原写的诗有哪些诗?楚辞经典的深度解析

    屈原写的诗有哪些诗?楚辞经典的深度解析 一、屈原的代表作品概览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和深刻的政治隐喻著称,主要收录于《楚辞》中。以下是其核心诗作: 1. 《离骚》 – 屈原最著名的长诗,共373句,2400余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2025年4月19日
    1130
  • 吹海风的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

    吹海风的诗句之所以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是因为它们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将海风的轻柔、凉爽以及它所带来的宁静与自由之感,巧妙地传递给读者,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海风拂面的惬意与舒适。以下是对吹海风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的详细分析: 1. 细腻的描绘,感受海风的轻柔 许多描绘海风的诗句,都注重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海风的触感、气息以及它所带来的感受,…

    2024年12月30日
    1670
  • 独上高楼出自哪首诗?

    独上高楼出自哪首诗? 一、出处与背景 “独上高楼”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全词如下: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婉约的风格抒写离愁别恨,“独上高楼,望尽天…

    2025年6月28日
    480
  • 有哪些诗运用了对仗句?古典诗词对仗艺术的经典案例

    古典诗词中的对仗艺术:经典案例解析 # 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修辞手法,指在诗句中通过词性相同、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词语两两相对,形成工整对称的表达效果。对仗不仅要求字面形式上的对应,更追求意境上的呼应,是汉语独特美学的重要体现。 # 对仗的主要类型 ## 工对与宽对 – 工对:严格遵循对仗规则,如杜甫”两个黄鹂鸣…

    2025年6月11日
    1480
  • 王子森的诗有哪些?新生代诗人对都市生活的诗意解构与重构

    王子森的诗有哪些?新生代诗人对都市生活的诗意解构与重构 一、王子森的代表性诗歌作品 王子森作为中国新生代诗人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以对都市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以下是他的部分代表性诗作: 1. 《地铁口的卖艺人》 – 主题:聚焦都市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 名句:”他的琴弦锈蚀如地铁轨道/却弹奏出整个城市的耳鸣&#…

    2025年5月28日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