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高处不胜寒”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思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重点内容
– 该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是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所作。
– “高处不胜寒”既是对天上仙境的想象,也暗喻政治仕途的孤独与风险,反映了苏轼当时被贬后的复杂心境。

2. 诗句的深层含义

2.1 字面与象征意义

字面:想象月宫(琼楼玉宇)的高处寒冷难耐。
象征
权力与地位的孤独:身居高位者面临的孤立与压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轼渴望超脱尘世,却又留恋人间温情。

2.2 实际案例:现代职场与领导力

在企业管理中,高层管理者常面临类似困境。例如:
案例:某科技公司CEO在推行激进改革时,因团队不理解而陷入孤立,最终引用“高处不胜寒”表达其决策压力。
数据支持: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60%的高管认为“孤独感”是领导力的主要挑战之一。

3. 诗句的文化影响

文学引用:后世常以此比喻“成功背后的代价”,如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化用此句。
流行文化: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火云邪神”台词“高处不胜寒”暗喻反派巅峰状态的脆弱性。

4. 总结

“高处不胜寒”不仅是苏轼的个人感慨,更成为跨越千年的普世隐喻,适用于权力、艺术、商业等多领域。其魅力在于将自然意象与人性困境完美融合,引发广泛共鸣。

重点内容
– 该词被收录于《宋词三百首》,是中秋题材的巅峰之作。
– 2020年,NASA曾用此句命名月球南极的低温陨石坑研究项目,致敬其科学诗意。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相关推荐

  • 为何说纳兰词哀感顽艳,直指人心?

    为何说纳兰词哀感顽艳,直指人心?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其词作以深沉的哀婉与浓艳的意象著称,被后世誉为“哀感顽艳,直指人心”。这一评价不仅概括了纳兰词的艺术特色,也揭示了其跨越时空的情感穿透力。本文将从情感内核、意象运用、语言艺术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解析纳兰词的独特魅力。 一、哀感:以生命悲剧为底色的情感内核 纳兰词的“哀感”源于…

    7小时前
    30
  • 现代投赠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情感传递

    现代投赠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情感传递 一、现代投赠诗的定义与特点 投赠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类型,以赠予特定对象、表达情感或寄托志趣为核心。现代投赠诗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语言风格与情感表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对象多元化:从亲友、爱人扩展到社会群体、抽象概念(如“时间”“故乡”)。2. 情感内敛化:更注重隐喻与象征,避免直白抒情。3. …

    2025年5月15日
    1460
  • 小学写景诗句,哪些最富有意境?

    小学课本中的写景诗句,以其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美景的窗口。以下是一些最富有意境的写景诗句,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引导他们感受自然之美: 1.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早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晨的鸟鸣声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 《静夜思》(李…

    2024年10月3日
    2440
  • 边塞诗有哪些是碳水?边塞诗中的生活气息

    边塞诗中的生活气息:从碳水饮食看戍边日常 一、边塞诗中的碳水意象 边塞诗不仅描绘战争与壮怀,更通过饮食细节展现戍边将士的真实生活。碳水化合物作为古代军队的主要能量来源,频繁出现在诗中,成为重要的生活符号。 1. 面食类 – 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宰肥羊,大瓮满盛葡萄酒“(虽以酒肉为主,但”胡饼&#822…

    2025年4月13日
    1270
  • 唐代诗歌如何通过“口耳相传”与“题壁”等方式传播?

    唐代诗歌的两种重要传播方式:”口耳相传”与”题壁”研究 口耳相传:声音的文学网络 口耳相传是唐代诗歌最基础且覆盖范围最广的传播方式。在印刷术尚未普及的时代,诗人作品主要依靠人际间的吟诵、歌唱与背诵得以流传。这种传播方式构建了一张无形的文学交流网络,将诗歌从文人圈层推向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传播机制与特点 唐代的口…

    2025年11月9日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