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眼含羞合出自哪首诗?

媚眼含羞合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媚眼含羞合” 出自唐代诗人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全诗如下:
>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分。
>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娇羞神态与华美服饰,是南朝至唐代宫体诗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当时对女性美的艺术化刻画。

重点内容解析

1. 诗句释义
“媚眼含羞合”:美人含情脉脉,因羞涩而低垂眼眸。
“丹唇逐笑分”:红唇微启,笑意渐露。后两句则通过服饰(葡萄带、石榴裙)进一步烘托其艳丽。

2. 诗歌风格
属于宫体诗,注重辞藻华丽与感官描写,反映南朝至唐初的审美趣味。

3. 作者何思澄
南朝梁代诗人,与何逊并称“二何”,现存诗作较少,但此诗流传甚广。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引用
– 作家琼瑶在小说中化用此句,形容女主角的羞涩神态。
– 网络小说《锦心似玉》改编剧中,用“媚眼含羞合”作为场景描写的台词。

2. 商业设计
某化妆品广告以“媚眼含羞合”为文案,突出产品打造“含情眼妆”的效果(案例:2022年XX品牌“古风系列”广告)。

3. 文化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此类诗句“物化女性”,但亦有观点指出其反映了古代文学对女性神态刻画的艺术突破

延伸思考

– 对比其他唐代美人描写(如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可见何思澄更侧重动态细节
– 此诗对后世“仕女图”绘画(如周昉《簪花仕女图》)的构图亦有启发。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句的韵律或修辞手法,可提供具体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相关推荐

  • 正始之音与建安风骨有何不同?

    正始之音与建安风骨有何不同? 一、时代背景与思想基础的差异 建安风骨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公元196-220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士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儒学衰微的背景下,形成了关注现实、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 正始之音则出现在曹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此时司马氏与曹氏权力斗争激烈,…

    8小时前
    20
  • 乾隆写的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乾隆皇帝诗歌艺术探析:哪一首堪称最佳? 一、乾隆诗歌创作概况 乾隆皇帝(1711-1799)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数量惊人。据《四库全书》统计,乾隆一生作诗达42,000余首,这个数量接近整部《全唐诗》收录的诗歌总和(48,000余首)。 二、评价标准与争议 关于”乾隆最好的诗”的评判存在诸多争议,主要因为:1. 数量…

    2025年6月26日
    1130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哪首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与深层解读 # 诗句出处考证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出自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这首诗是初唐时期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年),当时吐蕃、突厥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借此诗表达投笔从戎的豪情。 > 完整原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g…

    2025年7月1日
    900
  • 小学围绕春天的诗有哪些?《春晓》《咏柳》等启蒙篇目

    小学围绕春天的诗有哪些?《春晓》《咏柳》等启蒙篇目解析 一、经典春天诗歌启蒙篇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春天主题的古诗是培养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力的重要素材。以下为必学经典篇目: 1. 《春晓》—孟浩然 – 重点内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通过听觉(鸟鸣、风雨)和视觉(落花)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短暂,语言浅显却意境深远。 …

    2025年7月13日
    850
  • 高柏诗有哪些粉饼?品牌跨界诗歌营销案例分析

    高柏诗粉饼产品线及品牌跨界诗歌营销案例分析 一、高柏诗粉饼产品线概览 高柏诗(GOPAS)作为国内知名彩妆品牌,其粉饼产品以高性价比和多样化功能著称,主要包含以下系列: 1. 柔雾持妆粉饼 – 特点:控油持妆长达12小时,适合油性肌肤。 – 技术:采用微米级粉体,贴合肌肤不卡粉。 2. 水光润泽粉饼 – 特点:添加玻尿酸成…

    2025年5月31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