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句词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在繁华喧嚣中寻觅超脱的意境,后被广泛引用以形容“历经繁华后的淡然”或“意外收获的惊喜”。

原词解析

《青玉案·元夕》全文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键词释义

灯火阑珊处:指灯火稀疏、人迹罕至的角落,与词中热闹的元宵场景形成对比。
“那人”:象征词人追求的高洁理想或知音,暗含对世俗的疏离。

实际案例:现代引用与解读

1. 文学研究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列为“人生三境界”的最高境界,比喻为“顿悟”或“理想达成后的超然”。

2. 商业领域
某品牌广告语“在喧嚣中寻找你的灯火阑珊”,借用此意境传递“差异化定位”理念,强调在竞争中发现独特价值。

3. 影视作品
电视剧《琅琊榜》中,主角梅长苏在宫廷权谋中保持初心,被观众评价为“灯火阑珊处的孤勇者”。

总结

“灯火阑珊处”不仅是古典诗词的经典意象,更因其哲学内涵成为跨领域的文化符号。重点在于:它既是对孤独与坚守的刻画,也是对“返璞归真”的终极追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 关于潮水的古诗还有哪些?

    关于潮水的古诗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壮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潮水的古诗: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江潮水与大海相连,明月随着潮水一同升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潮水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浪淘沙》(刘禹锡)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

    2024年11月20日
    5340
  • 锦云出自哪首诗?

    锦云出自哪首诗? 一、锦云的文学出处 “锦云”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一诗。全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其中,“半入江风半入云”一句中的“云”与“锦城”(成都别称)结合,被后人引申为“锦云”,象征华美如锦的云霞。 二、文化意象的演变 1. 唐代至宋代: – 杜甫原诗中…

    2025年6月28日
    870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

    好的,请看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为主题生成的专业文章。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以其隽永的意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传唱千年。诗中最具画面感的结尾,将“杏花村”这个地名永远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记…

    4小时前
    10
  • 写蛇的诗,有哪些独特之处?

    写蛇的诗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的新奇与独特 反常态的描绘:蛇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往往与惊悚、可怖的形象相关联,但许多诗人却能够跳出这种思维定势,赋予蛇以新的意义。例如,现代诗人冯至的《蛇》中,将“寂寞”比喻为“蛇”,这种新奇的比喻让读者产生出奇妙丰富的联想。 象征与隐喻:蛇在诗中常被用作象征或隐喻,…

    2024年10月13日
    3860
  • 词牌的“又一体”现象,反映了宋词音乐与文学的何种灵活性?

    词牌的“又一体”现象:宋词音乐与文学的灵活性探析 引言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独特魅力在于音乐性与文学性的完美融合。词牌的“又一体”现象,正是这种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创作形态。所谓“又一体”,指同一词牌存在多种变体形式,这些变体在字数、句式、平仄或韵律上与原调有所不同,却仍归属于同一词牌家族。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宋词创作中音乐适应与文学创新的双向互动。…

    2025年11月4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