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有布衣是哪首诗?

杜陵有布衣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杜陵有布衣”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五言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前夕。

关键背景信息

1. 创作时间:安史之乱爆发前夜
2. 地理位置:从长安(今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
3. 诗人身份:此时杜甫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八品小官)

二、原诗节选与解析

重点诗句节选:
>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诗句解析

1. “杜陵有布衣”:以布衣(平民)身份自指,杜甫祖籍杜陵(今西安东南)
2. “稷与契”:古代贤臣,体现诗人政治抱负
3. 艺术特色:对比手法(布衣身份与崇高理想的对比)

三、全诗结构与主题

全诗三大段落

1. 咏怀(1-32句):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 纪行(33-100句):途经骊山的见闻
3. 到家(101-150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经典揭露

核心主题:通过个人遭遇反映社会矛盾,体现“诗史”特征。

四、实际案例分析:诗中名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社会议题讨论

2020年某经济学家在分析贫富差距时引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用以说明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的社会风险。

案例2:文学改编作品

2022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
– 将本诗改编为交响合唱
– 重点突出“穷年忧黎元”的诗人形象
– 获得当期收视率冠军

五、文学史价值

1. 标志性意义: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之作
2. 诗体创新:开创”咏怀+纪行”复合结构
3. 语言成就“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体现

六、延伸阅读建议

1. 对比阅读:《北征》(杜甫同类型作品)
2. 研究专著:《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3. 现代解读: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第三章

重点提示:理解本诗需结合唐代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崩溃的历史背景。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 有哪些诗写梦里爱人?李商隐《无题》梦意象解析

    梦里爱人的诗化呈现:李商隐《无题》梦意象解析 一、古典诗词中的”梦里爱人”传统 中国古典诗词中,”梦里爱人”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这一意象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原始表达,经过魏晋南北朝乐府诗的深化,至唐代达到艺术巅峰。诗人们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创造出一个…

    2025年5月1日
    1060
  • 王冕题画诗有哪些精髓?墨梅清香中的文人风骨

    王冕题画诗有哪些精髓?墨梅清香中的文人风骨 一、王冕题画诗的核心精髓 王冕作为元代诗画双绝的隐逸文人,其题画诗以“诗画一体”“托物言志”为核心,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以下是其精髓的集中体现: 1. 以墨传神,诗画互映 王冕的题画诗常与画作形成“视觉-文字”的双重表达。例如《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既是对墨梅淡雅形象的描述,又通过诗升华了画中…

    2025年4月22日
    1090
  • 路有冻死骨是哪首诗?

    “路有冻死骨”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 原诗节选: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二、诗句解析 1. 社会批判:诗句通过对比富贵人家(朱门)的奢侈浪费与贫民…

    2025年6月24日
    540
  • 杜甫带“西”字的诗有哪些?从地理意象看诗圣的漂泊与家国

    杜甫带“西”字的诗有哪些?从地理意象看诗圣的漂泊与家国 一、杜甫诗中“西”字的统计与分类 杜甫现存诗作1400余首,据不完全统计,含“西”字的诗约50余首,其中既有明确的地理指向,也有象征性的文化意象。这些诗作多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折射出诗人漂泊西南的生涯与家国忧思。 重点案例:1.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5年7月13日
    1300
  • kmo夙出自哪首诗?

    KMO夙出自哪首诗? KMO夙的出处 KMO夙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网络用语中的谐音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原句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其中“灵犀”被谐音为“KMO夙”,成为网络流行语。 原诗解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全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

    2025年6月26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