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哪首诗?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代表作《出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重点内容解析

1. 历史背景
诗句反映了唐代对北方游牧民族(如突厥、契丹)的防御,阴山(今内蒙古中部)是中原与塞外的天然屏障,战略意义重大。
2. “龙城飞将”
学界争议指代汉代名将卫青(奇袭龙城)或李广(骁勇善战),象征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 2023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将《出塞》改编为摇滚版,“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气概引发年轻人对边塞诗的热议。
效果:该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500万次,微博话题

阴山守卫者#阅读量破亿。

案例2:国防教育

–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以“不教胡马度阴山”为口号,制作宣传片展现现代边防科技(如无人机巡逻、雷达监测),强调“古今守卫精神一脉相承”
数据:宣传片播出后,该部队新兵报名人数同比增加23%。

诗歌的艺术价值

1. 时空交错手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将秦汉与唐代的边患问题串联,凸显历史循环的悲壮感。
2. 家国情怀
后两句以假设性表达(“但使”)传递对和平的渴望,成为中华文化中“捍卫疆土”的经典意象。

小贴士:若需引用此诗,建议结合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对比阅读,全面理解唐代边塞诗的雄浑风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 金陵怀古诗词,为何总能引发深沉的历史感慨?

    金陵怀古诗词:为何总能引发深沉的历史感慨? 一、六朝古都的历史积淀 金陵(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承载着近两千年的建都史。从东吴、东晋到南朝的宋、齐、梁、陈,再到南唐、明朝初期、太平天国和民国政府,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每个朝代都在此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地理景观与历史遗迹的…

    4天前
    50
  • 高平诗作有哪些?当代诗坛的地域性写作探索

    高平诗作有哪些?当代诗坛的地域性写作探索 一、高平的诗作概览 高平(1932-2020)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地域特色和历史深度见长,尤其聚焦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下是其代表性作品:1. 《大雪纷飞》:以西藏高原为背景,描绘雪域苍茫与生命坚韧。2. 《拉萨的黎明》:通过藏族文化符号(如经幡、寺庙),展现地域宗教氛围。3. 《西北十四行》:融合古典…

    2025年5月4日
    1320
  • 韩翃《寒食》的“轻烟散入五侯家”为何暗含对权贵的讽喻?

    韩翃《寒食》的“轻烟散入五侯家”为何暗含对权贵的讽喻? 一、诗歌文本与历史背景的张力 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中“轻烟散入五侯家”一句,表面描写寒食节宫廷赐烛的景象,实则暗含深刻的社会批判。这种讽喻效果主要通过三个层面实现: 1. 历史典故的隐喻性 “五侯”典出汉代,既可指外戚王氏五侯(《汉书·…

    2025年11月9日
    190
  • 小学有哪些描写田园的诗?童蒙教材中的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

    小学有哪些描写田园的诗?童蒙教材中的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 一、田园诗在小学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农事活动和乡村生活,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习田园诗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还能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观察力,是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的重要载体。 二、小学教材中常见的田园诗案例 以下列举…

    2025年6月24日
    1080
  • 李清照的南渡经历,为何是其词风转变的关键节点?

    李清照的南渡经历:词风转变的关键节点 一、南渡前的创作特征:清丽婉约的闺阁情怀 李清照前期词作以描写闺阁生活与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清新明快,情感细腻含蓄。其创作重心集中于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写,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展现贵族女性的生活情趣。例如《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设问,既体现对春色消逝的敏感,又暗含少女娇嗔之态。另一代表作…

    2025年11月5日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