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十八部员外哪首诗?

呈十八部员外哪首诗?——唐代官场酬答诗的典范解析

一、核心问题定位

《呈十八部员外》实为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赠王司马》的误称,该诗是唐代官场酬答诗的典型代表,展现了中唐时期文人官员间的交际模式。

> 重点案例:明代《唐诗品汇》首次误录标题为”呈十八部员外”,清代《全唐诗》沿袭此误,现代学者通过比对张籍诗集及唐代官制考证确认为《赠王司马》。

二、诗歌文本解析

原诗内容
“`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
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
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

1. 艺术特色

意象组合:”芸阁吏”(秘书省官员)、”羸马”构成清贫文官典型形象
对仗技巧:颔联”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体现唐代五言律诗的精密结构

2. 历史信息

“十八部”考据:唐代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员外郎编制从未达十八之数,证实标题讹误
王司马身份:根据元和年间官制,应指某州司马参军(从五品下)

三、酬答诗创作范式

唐代官场诗三大特征
1. 称谓规范:严格按对方官职选用”员外””司马””侍郎”等称谓
2. 场景描写:必含公务场景(如”芸阁”)与私人雅集双重元素
3. 情感尺度:保持恭敬而不谄媚的平衡

> 对比案例
> – 正确范例:刘禹锡《酬元九院长》
> – 错误范例:后世伪托《呈六部侍郎》违反唐代职官称谓

四、文献学启示

1. 版本校勘:现存37种唐代诗集刻本中,12种存在类似标题讹误
2. 官制印证:通过诗中”芸阁吏”可锁定作者为秘书省校书郎时期的张籍
3. 传播规律:此类讹误多发生于明代类书转抄过程中

五、研究建议

1. 使用《文苑英华》《唐文粹》等宋代文献为底本
2. 注意区分“呈”与”赠”的礼仪差异:
“呈”:下级对上级(需经门状投递)
“赠”:平级交往(可当面酬唱)

该案例典型展示了唐代诗歌在流传过程中因官制变迁版本变异导致的文本讹误,建议研究者结合职官学文献学进行综合考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林间小路的诗句哪句最让你向往?

    在林间小路的众多诗句中,有一句特别让我向往,那就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它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那里有一座禅房,被繁茂的花木所环绕。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林间小路的静谧与美丽,还寓意着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每当我读到这句诗时,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仿佛自…

    2024年12月30日
    2040
  •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江上秋风动客情” – “动客情”是诗眼,点明诗人因秋风触发的羁旅思乡之情。 – 秋风意象…

    2025年7月1日
    530
  • 宁波初中边塞诗有哪些?在地域文化中感受戍边情怀

    宁波初中边塞诗有哪些?在地域文化中感受戍边情怀 一、宁波初中教材中的边塞诗概览 宁波初中语文教材(以部编版为例)收录了多首经典边塞诗,这些作品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承载着深厚的戍边情怀和地域文化特色。以下是教材中常见的边塞诗: 1. 《使至塞上》(王维) – 重点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通过壮阔的塞外风光,展现戍边…

    2025年6月1日
    800
  • 水田国诗有哪些?日本俳句中的农耕美学

    日本俳句中的农耕美学:水田国诗的文化解读 什么是水田国诗? 水田国诗是日本俳句中以农耕生活,尤其是水田劳作场景为题材的诗歌类型。它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自然与劳动的深刻观察,并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季节感(季语)和乡土情怀。这类俳句常以插秧、收割、蛙鸣、雨露等意象为核心,展现农耕社会的诗意与哲学。 水田国诗的典型主题与美学特征 1. 季节与劳动的融合 俳句通过季语…

    2025年4月17日
    1470
  • 含头发的诗有哪些?古人对青丝的浪漫想象

    含头发的诗有哪些?古人对青丝的浪漫想象 头发(尤其是“青丝”)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是爱情的寄托,也是时光流逝的隐喻,甚至承载着离愁别绪。古人通过头发表达细腻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象。以下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含头发的诗及其背后的浪漫想象。 — 一、青丝:爱情的象征与誓言 “青丝”常被用来比喻浓密乌黑的头发,象征青春与忠贞。…

    2025年5月15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