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出自哪首诗里?

Random Image

满城风雨出自哪首诗里?

一、出处溯源

“满城风雨”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潘大临的《题壁》诗。原诗仅存残句:
> “满城风雨近重阳”

此句因意境独特、传播广泛,逐渐演变为形容事件引发广泛议论的成语。

二、背景解析

1. 潘大临创作背景
– 据宋代《冷斋夜话》记载,潘大临在重阳节前见秋雨萧瑟、落叶纷飞,提笔写下此句,后因友人催债打断,未能完篇。
重点内容:这一残句因其对自然景象与人间情绪的凝练表达,成为千古名句。

2. 成语化过程
– 南宋后,“满城风雨”被文人引用,如陆游《剑南诗稿》中“满城风雨夜更阑”,逐渐脱离原诗语境,泛指社会舆论的喧嚣。

三、实际案例

案例1:文学引用

– 鲁迅《而已集》中写道:“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满城风雨,遂不免为‘国病’。”
重点内容:此处用成语讽刺社会对弊病的过度讨论却无实际行动。

案例2:社会事件

– 2020年某明星绯闻事件中,媒体以“满城风雨的恋情传闻”为题报道,体现成语在现代舆论场景中的适用性。

四、延伸对比

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 成语 | 原意 | 现代用法 |
|————–|——————–|———————–|
| 满城风雨 | 重阳前的风雨景象 | 事件引发广泛争议 |
| 沸沸扬扬 | 水沸腾翻滚 | 议论纷纷 |

五、结论

“满城风雨”从潘大临的残句演变为成语,体现了汉语的动态生命力。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自然意象隐喻社会现象,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描述舆论风潮。

重点内容:学习此类成语时,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现代应用,方能准确理解其双重内涵。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仝”字出自哪部典籍?生僻字的文化溯源

    仝字的文化溯源:生僻字背后的典籍与历史 # 一、”仝”字的典籍出处 “仝”字最早见于中国东汉时期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典。在《说文解字·人部》中明确记载:”仝,同也。从人从工。”这表明”仝”是”同&#…

    2025年4月15日
    920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哪首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805—815年)所作,通过描绘寒江独钓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孤高不屈的志趣与政治失意的孤寂。 原诗全文 >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1. 意…

    2025年6月24日
    310
  • 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 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

    2025年6月28日
    530
  • 王充写的梅花诗有哪些诗?探寻冷门诗人的咏梅佳作

    王充写的梅花诗有哪些诗?探寻冷门诗人的咏梅佳作 一、王充其人及其诗歌背景 王充(27年—约97年),东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论衡》闻名于世。然而,关于王充是否创作过梅花诗,现存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汉代咏梅诗尚未形成风气,梅花作为文学意象的广泛流行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此,目前可考的汉代文献中并未发现王充的咏梅诗,这一话题可能存在学术误传。 二、汉代咏梅诗…

    2025年6月1日
    660
  • 季节描写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四季轮回之美

    季节描写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四季轮回之美 一、四季诗词的文化意义 季节描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情感、寄托哲理。四季轮回不仅是时间更替的象征,更承载了生命循环、人生际遇的深刻内涵。 二、春夏秋冬的代表诗作 1. 春:生机与希望 重点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025年5月29日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