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尽染是哪首诗?

层林尽染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层林尽染”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这句诗描绘了秋天岳麓山层叠的枫林被霜叶染红的壮丽景象,是毛泽东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名句。

原词节选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重点内容:词中“层林尽染”与“万山红遍”形成对仗,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红与碧),展现了秋日的生机与革命者的豪情。

2. 诗句的艺术特色

(1)意象运用

“层林”:体现山峦叠嶂的立体感。
“尽染”:拟人化手法,突出秋叶红艳的动态美,暗喻革命热情。

(2)实际案例:文学与现实的结合

*案例*:岳麓山爱晚亭周边枫叶景观与诗句高度契合。每年秋季,游客常引用此句描述实景,印证了毛泽东对自然观察的精准性。

3. 常见误解与辨析

误传诗句:有人误认为“层林尽染”出自杜牧《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
差异对比
– 杜牧诗侧重个体枫叶之美,风格婉约;
– 毛泽东词强调整体视野,气势磅礴。

重点内容:毛泽东诗词常融合自然与革命意象,此句是典型代表。

4. 文化影响

教育领域:该词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借景抒情”的范例。
旅游宣传:湖南长沙以“层林尽染”为文旅标语,推广岳麓山秋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清晰理解“层林尽染”的出处、艺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曹植的闺怨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深闺幽情

    曹植的闺怨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深闺幽情 一、曹植闺怨诗概述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诗作以情感细腻、辞藻华美著称。除了豪迈的《白马篇》和哀婉的《七步诗》,他还创作了多首以女性视角抒写闺怨情怀的作品。这类诗歌往往通过深闺女子的孤独、思念或哀愁,隐喻诗人自身的政治失意与人生感慨。 重点内容:曹植的闺怨诗不仅展现了对女性心理的深刻洞察,更暗含了其“才高见弃…

    2025年6月1日
    910
  • 杂兴诗有哪些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组诗解析

    杂兴诗有哪些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组诗解析 一、杂兴诗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杂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裁,其特点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诗人常以日常生活、自然景物或社会现象为题材,抒发一时之感兴。这种诗体起源于魏晋时期,至唐宋达到鼎盛。 二、代表性杂兴诗人 1. 唐代诗人 – 杜甫:《秦州杂诗》20首,开创以&#…

    2025年5月1日
    980
  • 风雪压我两三年出自哪首诗?

    风雪压我两三年: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据 “风雪压我两三年”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现代网络文学作品或流行语。经考证,该句最早出现在网络小说《雪中悍刀行》(作者:烽火戏诸侯)的读者二次创作中,后被广泛传播。 常见误解 1. 误传为古诗:因语言风格凝练,常被误认为唐代或宋代诗句,但现存古籍中无此记载。2. 混淆类似意象:与古典诗词中“风雪”意象(…

    2025年6月26日
    910
  • 文天祥的作品有哪些?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深刻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以下是对文天祥作品的一些归纳: 诗词作品 《过零丁洋》:这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诗作之一,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表达了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和崇高气节。 《正气歌》: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展现了文天祥在狱中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山诗集》…

    2024年10月26日
    3710
  • 古典诗爱好者有哪些?从学者到创作者的文化传承群体

    古典诗爱好者有哪些?从学者到创作者的文化传承群体 一、古典诗爱好者的主要群体 古典诗的爱好者涵盖广泛,从学术研究者到民间创作者,形成了多层次的文化传承网络。以下是几类典型群体: 1. 学者与研究者 – 高校教授与文学研究者: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志熙教授,长期致力于唐宋诗研究,发表多部专著。 – 古籍整理专家:如中华书局编辑周绚隆,参与…

    2025年6月24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