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家书抵万金哪首诗?

杜甫“家书抵万金”出自哪首诗?

一、核心答案

杜甫的名句“家书抵万金”出自其五言律诗《春望》,全诗通过战乱中的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忧思与亲情的珍视。

二、原诗全文与背景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都城残破、民生凋敝,因战乱与家人失联,故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感慨。

三、重点内容解析

1. 家书抵万金
象征意义:战乱中通信断绝,一封家书的价值堪比万金,凸显亲情无价。
社会现实: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的普遍困境。

2. 艺术手法
– 对比:“国破”与“草木深”形成强烈反差,突出荒凉感。
– 拟人:“花溅泪”“鸟惊心”将自然景物情感化,强化悲怆氛围。

四、实际案例佐证

案例1:历史文献记载

《旧唐书·杜甫传》记载,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与妻子离散,困居长安,饥寒交迫”。此经历直接催生了《春望》中“家书抵万金”的肺腑之言。

案例2:现代应用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文本。
文化传播:2020年疫情期间,日本援华物资上引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时,中国网友以“家书抵万金”回应,体现诗句的跨时代共鸣。

五、延伸思考

杜甫通过个人遭遇折射时代悲剧,其诗句至今仍能引发对和平、亲情价值的深刻反思。“家书抵万金”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蒋捷《虞美人·听雨》如何通过三幅画面概括宋词的一生?

    蒋捷《虞美人·听雨》:三幅画面中的生命史诗 一、词作背景与结构解析 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以精妙的艺术构思,通过三个典型的听雨场景,构建了一部浓缩的人生史诗。这首词创作于宋元易代之际,既是个体生命体验的写照,也是时代变迁的深刻见证。 实际案例: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放激昂不同,蒋捷此词以细腻的时空跨越,展现了词人从少年到暮年的心路历程,这种以…

    2025年11月4日
    190
  •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在枫林中驻足欣赏晚景,被那比二月花还要红的霜叶所吸引。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枫叶的艳丽色彩和秋天的美丽景色。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赏析:此句以枫叶的繁茂来映衬诗人对远…

    2024年12月15日
    1980
  • 小度清明有哪些诗?AI视角下的传统节日新解

    小度清明有哪些诗?AI视角下的传统节日新解 一、清明诗词的传统意蕴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是文人墨客抒怀的主题。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等作品,均以哀思、自然意象为核心,体现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感悟。 重点内容:传统清明诗词的三大主题——1. 哀思祭奠(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

    2025年5月29日
    960
  • 《满江红》词牌为何能成为岳飞抒发悲壮情怀的绝佳载体?

    《满江红》词牌为何能成为岳飞抒发悲壮情怀的绝佳载体? 一、词牌本身的声韵特质与情感适配性 《满江红》作为双调九十三字的中长调词牌,其独特的平仄格律构成了表达悲壮情感的基础。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的押韵方式,配合密集的入声韵脚(如岳飞词中“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通过短促急收的发音特点,天然形成一种哽咽顿挫之感。这种声韵效果与岳飞…

    2025年11月4日
    190
  • 叙事诗中的情感张力:叙矣主题诗探秘

    叙事诗中的情感张力:叙矣主题诗探秘 一、情感张力的定义与表现 情感张力是叙事诗的核心艺术特征之一,指诗歌通过叙事与抒情的交织,在矛盾、冲突或对比中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张力通常表现为:1. 情节的冲突性:如生死、爱恨、理想与现实的对抗。2. 语言的矛盾修辞:如“甜蜜的痛苦”“寂静的喧嚣”等悖论式表达。3. 节奏的起伏变化:通过韵律的快慢、停顿等强化情感波动…

    2025年4月20日
    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