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红橘绿时是哪首诗?

橙红橘绿时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

“橙红橘绿时”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赠刘景文》。全诗如下: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重点内容:诗中“橙黄橘绿时”常被误记为“橙红橘绿时”,实际原文为“橙黄橘绿”,描绘秋末冬初果实成熟的丰收景象。

2. 诗歌解析

背景:此诗是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之作,通过景物对比(荷尽、菊残)突出秋冬之交的生机(橙橘繁茂)。
深层含义:诗人以物喻人,暗示人生即便步入晚年(“菊残”),仍可像橙橘一样焕发光彩。

案例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此诗常被用于讲解“托物言志”手法。例如,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傲霜枝”如何象征坚韧品格,而“橙黄橘绿”则隐喻人生成熟阶段的丰盈。

3. 常见误记与纠正

误记现象:因“橙红”更符合视觉联想(如熟透的橙子),部分读者误记为“橙红橘绿时”。
学术依据:据《苏轼诗集》校注(中华书局版),原文确为“橙黄橘绿”,历代版本无“红”字记录。

重点内容:引用古籍时需严格核对原文,避免以现代语言习惯替代古典诗词用字。

4. 文化影响

– 此诗名句被广泛用于描写秋季,如旅游宣传(如杭州西湖秋景文案)。
– 衍生创作:2022年小说《橙红橘绿时》书名即化用此诗,致敬苏轼的乐观精神。

案例
在央视纪录片《苏东坡》中,此诗被配以江西赣州柑橘园的镜头,直观展现“橙黄橘绿”的意境。

5. 总结

“橙红橘绿时”的正确出处为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橙黄橘绿”通过色彩对比传递哲理。重点内容:学习古典诗词时,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权威校勘,避免因口语化表达偏离原意。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苏东坡的名作有哪些诗?必读经典全解析

    苏东坡的名作有哪些诗?必读经典全解析 一、苏东坡诗歌创作概述 苏东坡(苏轼),北宋文坛巨匠,诗、词、文、书、画皆精,其诗歌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山水田园、人生哲理、政治抒怀等,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二、苏东坡必读经典诗作解析 1.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5年6月15日
    800
  • 李白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

    李白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 一、李白诗歌的广泛影响力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众多作品中,《静夜思》被认为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 二、《静夜思》的知名度分析 1. 传播范围最广 《静夜思》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编入中小学教材,成为中国人启蒙…

    2025年6月27日
    750
  • 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

    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典故意象溯源与文学应用研究 一、典出溯源 “惊天动地”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诗中通过“惊天动地文”盛赞李白诗作的震撼力,后演变为成语,形容声势…

    2025年6月28日
    770
  • 《夜书所见》中,有何深夜的静谧?

    在《夜书所见》中,诗人叶绍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这种静谧不仅体现在环境的描绘上,也渗透在诗人的情感之中。 一、环境的静谧 秋叶与秋风的静谧 开篇“萧萧梧叶送寒声”,诗人以“萧萧”形容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但又不失为一种静谧中的声响。它既没有白日的喧嚣,也没有深夜的寂静无声,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妙状态,既…

    2025年1月7日
    1820
  • 表达人生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人生哲理

    表达人生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人生哲理 一、诗词中的人生哲学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共鸣。从李白的豪放洒脱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从苏轼的豁达到陶渊明的淡泊,诗人用文字记录了对生命的思考。 重点内容:诗词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人生智慧的浓缩。通过解读经典诗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面对困境、珍惜时光、感悟生命的启示。 二、经典诗词…

    2025年6月1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