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采菊东篱下:出处与诗歌赏析

一、诗句出处

“采菊东篱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饮酒》组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隐逸情怀。

重点内容
– 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 诗题:《饮酒·其五》,创作于归隐后期。
– 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全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居住在喧嚣尘世,却无车马纷扰。
若问如何做到?心境超然,居所自然僻静。
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望见南山
山间暮色美好,飞鸟结伴归巢。
此景蕴含人生真谛,欲言却已忘词。

重点内容
– “心远地自偏”是隐逸思想的核心。
– “悠然见南山”体现物我合一的境界。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引用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引用此诗,赞颂陶渊明“静穆”的田园理想。
2. 文化衍生
–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草枕》中化用此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中国园林设计常以“东篱菊”为意象,营造隐逸氛围(如苏州拙政园)。
3. 商业品牌
茶叶品牌“采菊东篱”借诗句传递天然、宁静的产品理念。

四、艺术特色与影响

1. 语言风格:平淡自然,寓深意于白描。
2. 哲学内涵:融合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成为后世隐逸文化的象征。
3. 国际传播
– 美国诗人庞德翻译此诗,收入《华夏集》,推动东方诗歌在西方的影响。

重点内容:陶渊明的田园诗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诗人影响深远。

五、结语

“采菊东篱下”不仅是陶渊明的个人写照,更成为中国文人精神家园的象征。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印证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永恒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感情落寞的诗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感情落寞的诗句往往能深刻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众多这样的诗句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句是: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一位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四周白雪皑皑,一片寂静。这句诗不仅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通过“孤舟”、“独钓”等意象…

    2024年12月15日
    1690
  • 初中采莲诗句大盘点,回味童年的欢乐时光

    初中时期,那些关于采莲的诗句总是能让我们回想起童年的欢乐时光,仿佛又置身于那片翠绿的荷塘之中,与小伙伴们一同嬉戏玩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经典的采莲诗句,重温那份纯真与美好! 1. 《江南》·汉乐府 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回味:这首诗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采莲…

    2024年10月24日
    2980
  • 佛教经典诗词中的禅意有哪些?感悟佛理与诗道的交融

    佛教经典诗词中的禅意有哪些?感悟佛理与诗道的交融 一、佛教诗词与禅意的内在联系 佛教诗词是佛理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核心在于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深刻的禅意。禅意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诗词的凝练性与象征性恰好为表达禅境提供了载体。例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坛经》) 此偈以否定形式破除执著,直指…

    2025年4月23日
    880
  • 诗歌与磁盘关联?数字时代诗歌存储方式

    诗歌与磁盘的跨维度对话:数字时代的诗歌存储革命 一、诗歌存储的媒介演变:从竹简到磁盘 诗歌作为人类情感的浓缩载体,其存储方式始终与技术发展同步。从甲骨文刻录、竹简书写到纸质印刷,媒介变革直接影响了诗歌的传播范围与保存时长。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将诗歌引入全新的存储范式——磁盘、云存储与区块链成为当代诗歌的”数字容器”。 重点案例:&#82…

    2025年4月18日
    1120
  • 古代初唐小说有哪些诗?诗文交融的唐代传奇

    古代初唐小说中的诗歌与诗文交融的唐代传奇 一、初唐小说与诗歌的共生关系 初唐时期,小说与诗歌的融合逐渐成熟,诗歌成为叙事的重要补充,或抒情言志,或推动情节。这一现象在传奇小说中尤为突出,体现了唐代文学的“诗文交融”特色。 1. 诗歌在小说中的功能 – 抒情表意:人物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 情节推进:诗歌成为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8…

    2025年5月18日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