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流天地外是王维的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江流天地外”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又名《汉江临泛》)。此诗是王维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任职期间,泛舟汉江时所作,展现了其“诗中有画”的独特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标红
– 创作时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前后,王维任殿中侍御史时。
– 核心意象:通过“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句,以水墨画般的笔法描绘汉江壮阔景象。
—
二、全诗原文与注释
“`text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关键注释
1. “江流天地外”:汉江水势浩渺,仿佛流向天地之外,突出空间无限延伸感。
2. “山色有无中”:远山若隐若现,体现中国画”虚实相生”的意境(案例:宋代郭熙《早春图》中的云雾处理与此异曲同工)。
—
三、艺术特色分析
1. 诗画结合的典范
王维以画家视角构图:
– 远景:”天地外”的江流 → 横向空间拓展
– 中景:”浮前浦”的城郭 → 动态错觉
– 近景:”山色有无” → 墨色浓淡变化
实际案例: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价此诗”直是荆关画派”,印证其与山水画的关联性。
2. 禅意表达
“有无中”的朦胧感暗合佛教”色空”观念,体现王维“诗佛”的哲学思考。
—
四、后世影响与对比
1. 文学影响:苏轼”天外黑风吹海立”(《有美堂暴雨》)明显受此句空间表现手法启发。
2. 跨文化案例: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丁登寺》中”a sense sublime”的描写,与王维对自然超越性的感知存在东西方共鸣。
—
五、常见误辨说明
常有读者误将此句归于《终南山》或《山居秋暝》,需注意:
– 《终南山》侧重山势(”白云回望合”)
– 《山居秋暝》聚焦田园(”明月松间照”)
重点区分:本诗标题在《全唐诗》中作《汉江临泛》,而《汉江临眺》为通行版本。
—
通过这首诗,王维将中国山水诗的空间美学推向新高度,其”以有限见无限”的手法至今仍为艺术创作提供启示。